關燈
護眼
第842章輸糧換引
上一章 書架 目錄 存書籤 下一章
    周軍出擊塞外,一舉收復了前套和中套,擴地千里,令新興的周政權,朝野下都頗爲振奮。

    如今天下,雖未戰,但誰都知道太平不會持續太長的時間。

    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已經隨着三國演義的流傳,深入人心。

    因此,明朝那邊攝政王趙銘,忙於整合明朝內部的資源,馴服各方勢力,加緊存錢,存糧,以備北伐。

    北方,兩個政權,也在玩命的發展備戰。

    阿濟格忙於給軍隊分田,分配旗奴,以籠絡軍心,好讓滿漢之軍,皆爲其死戰。

    整個東清,幾乎快退化到奴隸制時代,軍隊掌握了東清七成的土地,還有商業和資源。

    這令百姓困苦不堪,不過無論是滿兵,還是尚可喜、耿仲明爲首的漢軍,得到大量土地和利益後,爲了維護軍隊的利益,都對東清頗爲忠誠。

    而軍隊都向着阿濟格,在強大的軍事威壓下,地方士紳百姓也不敢亂來,只能忍氣吞聲。

    周國收復河套之後,吳三桂吸取了滿清控制蒙古的手段,給各部劃定牧場,同時爲了避免蒙古人擺脫控制,於河套設立五衛,徵發五十萬人,前往塞築城。

    不過,周國府庫,卻難以承擔如此之大的開銷。

    這時,在西安,周王宮內。

    吳三桂正在與大臣們商議,如何解決塞糧草供應的問題。

    這時,左相孫可望沉聲道:“君,臣以爲要解決糧食供應,充實國庫,唯一的辦法,便是效法趙銘,鼓勵商業,利用商人來解決供給問題”

    在軍事,還有大戰略,吳三桂比較信服洪承疇。

    畢竟老督師,吳三桂也在他手下幹過,知道洪承疇軍略很厲害。

    早年,差點乾死李自成不說,後來與皇太極戰,也逼得皇太極吐血,要不是朝廷糧草不濟,財政破產,沒錢打仗,拖不下去,逼着洪承疇決戰,洪承疇未必會敗。

    而且,松山敗那麼慘,吳三桂也是有份,他知道若不是他們急着逃跑,把洪承疇甩在松山,洪承疇興許還能逃回來。

    因此,軍事,吳三桂大多采納洪承疇的意見。

    這次出兵蒙古,收取河套,就是洪承疇的建議。

    而出兵的結果,確實也令吳三桂十分滿意,直接收編了三個旗的蒙古兵,獲得兩萬,更是繳獲了大量牛羊馬匹,還有獲得了千里牧場,可謂大增了周國實力。

    在政事,吳三桂則比較依靠左相孫可望。

    雖說,孫可望流寇出身,但是處理內政,確實很有一套。

    當年,十餘萬西軍殘兵,遁入雲貴不毛之地,孫可望經營三載,便能使得西軍在雲貴站穩腳跟,併發起反撲,能力可見一斑。

    雲貴人口稀少,土司遍佈,山林起伏,道路不通,他兵馬不見少,反而弄出二十萬大軍,反攻四川。

    這份能力,讓吳三桂也十分佩服。

    當初,吳三桂與孫可望在四川拉鋸多年,最後卻不得不讓出四川,他深知自己不是被西軍擊敗,而是因爲西軍的後勤能力,不敗而敗。

    吳三桂數次擊敗西軍對成都的進犯,幾次打得孫可望大軍星散,可是沒過多久,孫可望又能組織更多的大軍前來。

    吳三桂佔據人口衆多,且富庶的成都平原,卻被孫可望給拖垮,只能撤退漢中相持。

    因此,吳三桂對孫可望的內政能力,感到十分恐怖,得虧這廝不能打,否則以他的內政能力,天下說不定都是他的。

    吳三桂這個兩個宰相,確實是時下最厲害的宰輔之一,令遠在南京的趙銘,都羨慕不已。

    幾十萬軍民,在塞外駐守,錢糧要怎麼解決,吳三桂以前就會伸手要錢,他是想不出來。

    “效法南京”吳三桂不禁來了興趣。

    最近,周國下,到吳三桂,下到普通百姓,都興起了一股研究明朝攝政王趙銘趙博安的濃厚興趣。

    這一切,都是一本源自國社黨控制的印刷工坊,出了一本關於攝政王趙銘的書籍。

    書籍記錄了攝政王,如何從一個小兵,一步一步走到今天,一統大明的事蹟,記錄了諸多攝政王的語錄,還有經歷一些關鍵事情時的表現和決斷。

    整本書刻意的將趙銘形容成一個一步步成長起來的大英雄,算是他的私人傳記。

    不錯,這正是趙銘自己花錢,買的話題,買的熱搜,並買了不是林士大威和水軍來宣傳自己。

    目的便是,使他的形象深入人心,以便後面統一北方,不會遭受劇烈抵抗。

    吳三桂看完後,不禁都對趙銘產生了一絲崇拜。

    孫可望點了點頭,“要解決糧食供應,提高國庫收入,唯有鼓勵商業”

    吳三桂不禁問道:“怎麼個鼓勵方法”

    孫可望道:“江南商業發達不假,但關中商賈,實力其實也很強大。秦商大賈,乃是明朝最早的商幫,很長一段時間裏,實力遠強於晉商和徽商,甚至江浙和福建的海商,也不如陝商”

    “真的嗎”吳三桂有些疑惑,怎麼感覺關中很窮。

    孫可望道:“君當知道,明初時,北元實力還很強大,明朝爲了防備北元,在關隴住了大軍。起初,明太祖利用衛所軍屯來防備蒙古人,後來衛所兵不堪重用,便又調來二十四萬大軍七萬匹戰馬來防備蒙古。君可知道,這些邊軍的軍糧如何解決的”

    吳三桂不禁有些震驚,沒想到孫可望一個流寇,居然知道這麼多,看來當宰相後,沒少讀書,不像他,光舞槍弄棒,困圓圓了。

    一旁洪承疇道:“當時糧食都在南方,官府自己運送,消耗太大,便允許商人,從南方買糧,運到軍中後,軍中開具憑證,准許商人去兩淮拿鹽,從而完成了軍隊補給。是爲“輸糧換引””

    吳三桂道:“左相的意思是採用此法可是從南方弄糧,怕是不好辦吧”

    孫可望道:“君,自古有“百里不販糧”之說。意思就是,糧食運送百里,成本升,便基本無利可圖了。從陝西到江南、兩湖,不比有大運河,萬里之距,糧食運到,成本已經翻了幾倍。商人也無利可圖了。明初時,秦商能夠脫穎而出,競爭過其他商幫,便是因爲他們採取了另外一個辦法,就是大肆收購陝西的土地,招募流民開荒,施行商屯,直接將在關隴生產的糧食,運往軍中,換取鹽引,從而極大降低了成本。使得徽商、晉商都無法與之競爭。最後,徽商、晉商、浙商因爲眼熱陝商獨得鹽引,告到朝廷,讓朝廷直接買賣鹽引。明廷圖錢,可以直接拿鹽引賣銀子,自然就賣了,而且一賣就沒得節制,使得世面鹽引大增,秦商拿不到鹽,商屯因此荒廢。”

    吳三桂明白了,“左相的意思是恢復商屯”

    孫可望道:“臣確實有此意如今關中凋敝,乃是因爲戰亂,加之西部與蒙人、藏人、西域回回的貿易中斷。商人沒有賺錢的門路,將大批白銀窖藏於地下。現在到了喚醒它們的時候了。臣以爲,可以防明初之制,鼓勵商屯,利用商人屯墾,來解決塞外軍糧,同時還能開發地方。商人運送軍糧後,朝廷則給予四川自貢的鹽引。如此朝廷不費多少銀錢,就能達到補給軍隊,開發塞外的目的。”

    孫可望看了關於許多縣誌,還有陝西三司衙門留下的宗卷,知道只要不學明白超發鹽引,此事可行。

    吳三桂不禁讚歎一聲,“如此只需用鹽,便可以換取軍糧,此策甚好”

    孫可望繼續道:“除此之外,還需儘早開邊市,茶業、布匹,都是西北胡人急需之物,只要君鼓勵商業,關中必然繁榮,國庫也自然充盈。”

    求月票,推薦,訂閱,感謝塵世無知小書童的打賞

    將本架


目錄 存書籤 上一章 下一章
隨便看看: 尖碑漂流記異界俠客行五十菩提葉可憶之當時只道是尋常穿越事件簿一品喫路戲精三寶:兩個爹地好難選破碎時代之白瞳撒旦[韓娛]月光記六世渡劫護國神帥葉無道徐靈兒白月光以嗩吶服人有則嘉勉開局成爲聊天羣主,被鎮元子抓獲從超神學院開始匹配諸天虛竹傳人的足球之旅塵剎歸一NOBODY暴宋留在我的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