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護眼
第七百七十八章 李邦華之謀(第1/2页)
上一章 書架 目錄 存書籤 下一頁
    第七百七十八章 李邦華之謀

    李邦華作爲大明朝重要的閣臣,陛下的謀臣,自然知道這種想法是迫不得已,但是卻萬萬不可。

    要知道,當年多少大人物想要在關鍵時刻謀和,卻又有多少人死在謀和的路上。

    大明是史上最有氣節的王朝,卻也屢屢爲氣節所累。

    不然崇禎皇帝何至於吊死在歪脖子樹上,甚至李邦華本人,也是非常講究氣節的人。

    讀書人,深厚儒家文化薰陶,講究的便是餓死是小,失節事大。

    如今大軍光復神京,不說繼續北伐,消滅韃子,毀其宗廟也就算了,陛下你竟然帶頭,在這麼大的優勢下,準備議和。

    這是要跟全天下作對啊!

    好在長時間的配合,已經讓李邦華基本上摸清楚了這位皇帝陛下的脾性,知道他每每想要做一個決定的時候,很少去考慮所謂的感情,尤其是別人的感情,是真真正正重視利益的一位君主。

    這若是讓那些大儒知道了,難免成爲新皇“小家子”氣的笑點。

    “陛下怕是我北方百姓元氣大失,將來無人建設國家,無人耕種土地吧。”

    徐梁點點頭,又搖搖頭。

    李邦華大爲不解,徐梁便解釋道:“這確實非常重要的一點,但是朕對於百姓的苦難,也甚是同情,畢竟他們都是朕的子民。”

    “天下淪落至此,陛下大可不必如此自責,您已經做得夠好了。”李邦華又換了個角度說道:“況且北方的土地,本身就比南方的土地貧瘠,在江南種桑樹、菸草,一畝地就能活一戶人家;在湖廣豐腴之地,兩畝地也能活一口人。可在北方,四畝地都未必能活一口人。如今山東安置的流民,大多是每人給地數分,一戶人家不過一畝、兩畝,還得靠朝廷救濟才能活下去。待北方安定之後,朝廷大可從山東遷徙流民回鄉,每人給五畝地,再加上故土之情尚在,那些人肯定不會捨不得走。”

    李邦華話說完,靜靜的看着徐梁,等待着陛下開口。

    “山東也是個土地貧瘠的地方,這些流民返回秦晉北直之後,倒是可以讓出許多田地。”徐梁點了點頭,依稀記得前世滿清入主中原之後也曾從山東移民兩百萬去河南、北直,可見山東人口應該還是充裕的。

    “不過先生……”徐梁頓了頓:“即便不是出於勞動人力考慮,畿輔之地的百姓難道就棄之不顧了麼?”

    “陛下真乃仁心宅厚,”李邦華言不由衷道,“只是微臣卻在想曰後光復遼東的事。”

    “哦?”

    “行軍打仗的確非微臣之能,”李邦華先解釋一句,“不過微臣卻能‘觀勢’。”

    徐梁靜靜等李邦華說下去。

    “戰國神童魯仲連之師,姓徐名劫者。善於勢數之學,微臣不才,也曾揣摩一二。”李邦華先介紹了這門絕技的來歷,也算是出於找“道統”的習慣。

    “時當闖逆肆虐,大勢在彼而不在我,故而陛下避敵鋒芒。保留實力,此乃上佳之策。而如今大勢在我而不在東虜,故而東虜若是有些頭腦,斷然是要撤回關外之地,生聚教訓。”

    “等我軍光復燕京,固守三邊,到那時,我與東虜之間的勢數,並非我長敵消。而是兩相持平。”李邦華頓了頓,發現皇帝沒有任何疑問,方纔繼續道:“等我軍出關復遼時,大勢又轉到了東虜一邊,最終再次演變成萬曆以來的虜亂。”

    “先生打算如何逆轉這大勢?”

    “百姓!”李邦華道:“我軍能得勢,無疑靠的是百姓。誠如唐太宗‘載舟覆舟’之喻,如今這些百姓正是我朝的載舟之水。”

    “那爲何……”徐梁一時還沒轉過彎來。

    “陛下,遼東沒有水載我朝大軍這艘大船。不如放水過去。”李邦華毫不隱晦道:“讓東虜擄掠了這些百姓,看似他們佔了莫大的便宜。實則卻是在給自己挖墳掘墓。有這些難民在遼東,一旦我大軍復遼,傳遞消息、打探地形,必然無不便利。”

    徐梁心頭一跳:如此陰險惡毒連自己人都算計進去的思路,簡直讓人無法直視!

    這還是自己當初認識的那位願意爲大明死節的儒生嗎?

    “而且曰後朝廷大軍光復遼東,如何對待滿洲諸申?我朝誇誇其談者尤多。若是大開殺戒,勢必留下暴君之名。萬一不能盡滅韃虜,反倒結下血仇,如蒙韃故事,必成我大明邊患。”李邦華道:“若是我朝在遼東本就有十數萬百姓呢?情勢又是大大不同。只要漢人多。行漢化,不出三十年,遼東皆是我漢民,哪裏還有韃虜?此爲變夷爲夏之策。”

    “變夷爲夏,復遼爲中土,根本就在百姓口數。”徐梁點頭道:“若是隻以充軍發配來實邊,百十年都未必能積足人口。”

    李邦華聽了徐梁此言,欣喜道:“想遼東本有三百萬漢民,可見其地足以滋養如此之多的百姓。到時候只需要

    將被東虜擄去的百姓就地安置,人給地數畝,置縣設府,使男有分,女有歸,何愁不能鞏固此地?”

    華夏從秦朝建立開始,就從未停止過國內移民。然而每一次移民都是血與淚之路,因爲沒有人願意背井離鄉,前往一個陌生得幾乎不曾聽說過的地方。國朝建立之初,太祖高皇帝一樣進行了數次移民,這也成了這位草根皇帝的污點。甚至於他更多愛民惜民的政策,都無法掩蓋這些污點。

    照李邦華的說法,如今正好是讓東虜來背這個黑鍋,待王師北上覆遼,解民倒懸,可謂名利雙收。

    真是太誘惑了!

    徐梁甚至能夠看到未來收復燕京之後,肯定有許多文官希望休養生息,停止戰爭的車輪。如果有這麼一批被擄掠的百姓在遼東,那麼王師出關復遼也就成了誰都不能反對的理由——但凡有人反對,就是對“仁”的踐踏。

    只是,那是數十萬無辜生命……如果兩個師全力施爲,起碼能夠讓其中一半人免去這場災厄。

    “我曾以爲當初在車廂峽不肯殺降是將軍們的婦人之仁。”徐梁長吸一口氣:“現在才知道他的難處。”

    將軍需要考慮自己的名聲,所以他們不願意冒着千夫所指的威脅,去做一些利益子孫的事。而讀書人爲將,哪怕能夠看到未來數十年,乃至百年的大趨勢,要下某些決心的時候,卻要面臨最大的敵人——價值觀的取捨。

    李邦華面沉如水:“陛下與崇禎帝不同,否則微臣斷不會進此言、獻此策。”

    “如果我犧牲這數十萬,甚至可能是百萬百姓,換取遼東長治久安,永爲固土……值得否?”


目錄 存書籤 上一章 下一頁
隨便看看: 校園高手狂少愛意前緣我在漫威世界當大佬我真的是菩提祖師唯一繼承人之噩夢商店神級豪門大少一劍誅天一吻當婚七個哥哥團寵我醫武上尊撩錯人之後我被喫定了神醫歸來當奶爸夫人她找後臺走向巔峯如果能夠更加坦率我的功法來自一萬年後穿成寡婦後,撿來的糙漢虎視眈眈全職業巨星我想許願在身邊神奇寶貝:我竟成了小茂他哥嬌嬌小魅魔!又被病嬌邪神叼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