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護眼
第六十一章 “巡洋艦”
上一章 書架 目錄 存書籤 下一章
    大明泰平三十四年元月九日,大明京師時間下午四點,反明同盟與大明帝國正式停火。

    這場持續了十餘年的世界大戰,終於以基本持平的狀態,或者說是雙方都勞而無功的狀態,正式宣告停止了。

    正式和談之前的潛在準備工作開始,鴻臚寺立刻變成了大明最忙碌的機構。

    鴻臚寺與英國爲首的反明同盟,討論和談的具體時間和地點,各自挑選和報備參與的人員構成。

    按照朱簡炎的經驗,這個過程至少需要半個月之久,但耗時更久的是雙方的部隊撤退。

    雙方的信任度很低,肯定會保持你退出一個師,然後我退出一個師,你再退出一個師,這樣交錯緩慢執行。

    這些事情都有鴻臚寺的專人去管,有已經撤職的前鴻臚寺卿朱簡炎主持。

    實際署理鴻臚寺卿的朱靖垣,則完全撂了鴻臚寺的挑子,在工部專心主持戰艦設計工作。

    第二天,元月十日上午九點,大明京師舊城,工部宣講廳。

    宣講廳格局,類似朱靖垣前世的階梯教室,前面正中間是配有書桌和書寫投影儀的講臺,下面都是聯排的固定座椅。

    工部的幾個年輕工匠在宣講廳內外忙碌,再次檢查收拾場地和調試需要用到的設備。

    沒有去上早朝的朱靖垣,在講臺下面的位置上坐着,最後一次整理自己準備的資料,梳理自己的海軍艦艇發展計劃。

    傳統的海軍作戰艦艇,可以大略分成主力艦、屏衛艦、輔助艦三個類型。

    主力艦主要是戰列艦,追求防禦完善和火力強大,類似傳統陸軍裏的中軍主力部隊,可能是重甲步兵或者重裝騎兵。

    屏衛艦主要是巡洋艦,追求機動靈活和感知能力,像是傳統陸軍主力外圍的屏護部隊,例如輕甲散兵和輕騎兵以及斥候。

    輔助艦主要是驅逐艦,追求經濟實惠和門類齊全,是傳統陸軍中的輔助部隊,跑腿、救人、勘探、掃雷、佈防啥都得幹。

    海軍最基礎的作戰框架,是屏衛艦隊首先在外圍巡邏警戒,遭遇敵人的屏衛艦隊後,進行“前衛戰”。

    打贏前衛戰之後,屏衛艦隊找到敵人的主力艦隊,通知己方主力艦隊儘快趕來,進行“艦隊決戰”。

    理論上講,艦隊決戰才能決定海戰的勝負,前衛戰是信息偵察和早期試探。

    但是前衛戰的結果,決定了參戰方對戰場信息的掌控程度。

    掌控信息優勢,可以讓主力艦隊在合適的時機、合適的角度切入戰場,取得先手和航向優勢。

    決戰想要贏的話,那麼前衛戰最好是不要輸,於是作爲屏衛艦的巡洋艦,也就出現了不斷增強的趨勢。

    在無畏式戰列艦出現之前,裝甲巡洋艦的體量就不斷膨脹,與主力戰列艦越來越接近。

    到了無畏艦時代,更是直接發展出了擁有巡洋艦的速度,戰列艦火力的複合型戰艦——戰列巡洋艦。

    戰列艦巡洋艦尺寸和外觀,都與傳統主力戰列艦非常類似,特別是武器系統可能完全一致。

    只是傳統戰列艦追求高防禦力,航行速度比較有限,艦體敦實短粗。

    戰列巡洋艦則追求更高的航速,防禦相對傳統戰列艦而言薄弱許多,艦體修長苗條。

    戰列艦巡洋艦有點像是特戰部隊,他們扛着主力艦的火力去打前衛戰。

    遇到敵人的屏衛巡洋艦隊,可以憑藉主力艦級別的火力直接幹掉。

    遇到敵人的主力艦隊,在火力上也不喫虧,仍然有一戰之力。

    打完前衛戰受傷不嚴重的話,還能跟着主力艦隊繼續再打艦隊決戰,所謂一艦二用。

    所以,哪怕戰列巡洋艦是同時代造價最昂貴的戰艦,比常規主力戰列艦都要貴一截,但卻又是性價比極高的戰艦類型。

    越是有錢的海軍,戰列巡洋艦的性價比就越高。

    如果屏衛艦隊大幅度戰巡化,並且保證足夠的規模,那敵人在前衛戰時就基本不可能取勝。

    到了艦隊決戰的時候,己方主力艦隊又能擁有非常明顯的火力密度優勢。

    在這樣的基礎上,戰列巡洋艦還是非常保值的戰艦。

    一戰之前設計的早期低速無畏式戰列艦,到了二十年代海軍條約時期就基本淘汰了。

    二十年代新設計的低速戰列艦,比如科羅拉多、納爾遜、長門,到了三十年代後期二戰開始的時候,又已經跟不上時代了。

    二戰爆發前纔剛剛設計完成的新銳戰列艦,到了二戰結束後就隨着制導武器的成熟,就迅速的淘汰退役了。

    總結起來看,歷史上的正統無畏式戰列艦,其有效使用壽命通常不超過二十年。

    至於一戰時期的優秀戰列巡洋艦,比如英國的聲望號戰列艦巡洋艦。

    她在1915建成,在1947年拆解,前後經歷了兩次世界大戰中,都發揮了主力艦的作用。

    這種戰巡的有效使用壽命超過三十年,甚至可能達到傳統戰列艦的兩倍。

    主要原因是持續的航速競賽,讓戰巡設計在客觀上有了先見之明。

    遠洋船舶的航速,通常用“節”表示,1節的意思是“每小時1海里”。

    1海里等於1.852公里,是地球子午線上的1分弧長,60分爲1度,360度爲1圓周。

    如果物體移動速度是60節,每個小時正好能在地球表面移動1度弧長,360個小時正好環繞地球一週。

    隨着工業革命的發展,艦船動力系統迅速升級,讓艦隊航速不斷提高。

    二戰時期形成的航母戰術,更是要求艦隊有至少27節,甚至30節以上的航速,大概每小時55公里。

    與此同時,戰艦水線以下部分的外殼形態,又要適應戰艦的目標航速來設計。

    早期的傳統無畏式戰列艦,都是適應20到23節的短粗艦體。

    就算後期更換新型大功率的動力系統,也很難達到27節以上的航速,強行推上去的結果是油耗非常難看。

    而且,傳統戰列艦的動力艙容量,往往裝不下新型號的大型動力系統。

    反倒是早期的戰列巡洋艦,本來就是爲25節以上航速設計的修長艦體,天生能夠適應高航速。

    爲了容納早期的低密度的動力系統,戰巡的動力艙通常都頗爲巨大,升級空間足夠寬敞,甚至過於富裕。

    所以一戰時代建造的戰巡,到了二戰時代改改還能繼續用。

    也許無法作爲真正的艦隊核心主力了,但是二戰的艦隊主力也已經變成航母了。

    戰巡能以航母大型護衛艦的身份,在二戰的大艦隊中擁有一席之地。

    至於一戰的傳統戰列艦,到了二戰時代都會因爲跟不上航母編隊的速度,被徹底淘汰出主力艦隊。

    除非給戰列艦前後接上一截船殼,拉長艦體的水線長度,同時把船殼裏面全部拆了重建。

    這種改造費用實在是太高了,歷史上這麼幹的只有意大利人。

    他們改造四艘一戰老式戰列艦的費用,都能建造兩艘半二戰的新銳高速戰列艦了。

    如果不是因爲海軍條約的限制,他們也肯定會選擇去造新船的。

    二戰時代的“新銳戰列艦”,或者叫“高速戰列艦”,是無畏式戰列艦的最終完全體。

    同時擁有傳統戰列艦的防禦能力和戰列巡洋艦的高航速。

    但是裝甲巡洋艦、戰列巡洋艦在戰術上的繼承人,卻不是二戰時代纔出現的完全體無畏艦。

    而是從巡洋艦根基上發出來的另一枝花——航空母艦。

    航空母艦的戰鬥模式,已經拋棄了傳統前衛戰、艦隊決戰的思路。

    硬要套的話,航母會在前衛戰的時候,直接把敵人的主力送去海底養珊瑚。

    戰列巡洋艦可以兼顧前衛戰與決戰。

    航空母艦則把前衛戰與決戰本身合二爲一。

    而這條路的極限是——

    發現,即摧毀。


目錄 存書籤 上一章 下一章
隨便看看: 奈何江湖裏被你劫持的心豪娶小萌妻,秦爺求放過古時空購物平臺盛世神侯妃極限誅殺萬界顯聖羣我有學霸女神光環退婚後她成了真祖宗這個上單不按套路出牌簽到十萬年葉青雲鬥羅開局簽到朱竹清劇透美漫多元宇宙:開局直播復聯迷亂仙都星際:王座上的神明從少年派二開始的完美人生只會打遊戲的我,被全球奉爲神明涇暉日誌我在奧特世界收穫了一堆前任嫡女混成小庶女,老孃要報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