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護眼
第四百五十五章 西軍(求訂閱!)
上一章 書架 目錄 存書籤 下一章
    對於北伐收復燕京,种師道很不贊同,甚至很牴觸。

    他重申自己的觀點,“先挑起戰爭不可勝。”、“今日之舉,譬如強盜入鄰家,我們不能救,反而又趁火打劫,與強盜分贓,怎麼可以呢”

    爲了說服趙佶放棄北伐,种師道甚至讓他的老搭檔西軍總參謀長趙隆前往東京汴梁,企圖說服趙佶、王黼、童貫。

    然並卵。

    這一切全都是徒勞。

    馬擴之父西軍出身的馬政,早早就被趙佶派來渭州西軍統帥部傳達動員令。

    在那之後,在旬日以內,趙佶又連續發出七道金牌,傳達了同樣的命令,而且語氣一次比一次嚴厲,最後一道中甚至有“屆期大軍不能開抵雄州,貽誤戎機,惟都統制种師道是問”之類的話。

    金牌,也叫御前金字木牌,只有在傳遞十萬火急的軍報時,才能應用,一晝夜之間要走六百里,使人手捧金字紅牌,每過一個驛站,就要換匹好馬,疾馳而過,勢如電光。

    朝廷在旬日之內連發七道,趙佶急於用兵的心情,可想而知。

    對此,儘管不願,可种師道也不敢怠慢,急忙作了調兵遣將、緊急動員的部署。

    曾經有二三十萬之衆的西軍,如今其實只剩下了十一萬。

    有人可能會問,那近二十萬西軍哪去了

    前些年,童貫一直在對西夏用兵,自然有些死傷,僅統安城一戰,西軍就死傷了數萬,加上民從和役夫,死難者近十萬。

    兩年前,童貫征討田虎、王慶、方臘,從西軍中,主要是環慶軍和延軍兩路,抽調出來了十五萬大軍。

    兩年的征戰,讓這十五萬大軍死傷了大半。

    剩下的,在鎮壓了方臘起義以後,除了一小部分番兵主要是折家軍回到西北以外,其餘的都留駐在京西北路,也就是淮寧府或稱陳州府,再也沒有回到西北來。

    西軍能征善戰沒有錯,但西軍也有一個很大的毛病,那就是極度排外,甚至到了皇帝派去的人都融入不了其中,很有些聽調不聽宣的意思。

    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有很多:

    比如,宋朝一貫對武將的態度,讓西軍將士很不信任朝廷。

    比如,宋朝重文輕武,總讓一羣不懂打仗的文臣來指揮他們這些懂打仗的武將。

    再比如,西軍向來家族傳承,父傳子,子傳孫,軍隊就是西軍將士們的家、就是西軍將士們的命,怎麼能將家和命交給他們不信任的外人

    等等

    總之,朝廷不信西軍,西軍也不信朝廷。

    進而就導致了,西軍有點聽調但不聽宣的意思。

    對於這種事,哪個皇帝都是難以忍受的。

    可宋朝偏偏還得用西軍防禦西夏,而且還得用西軍到處滅火。

    所以,西軍和宋朝朝廷的這種關係,就慢慢的延續了下來。

    不過這種關係雖然能延續,但並不代表皇帝不想解決。

    恰巧趕上童貫抽調了一半西軍去剿田虎、王慶、方臘,又趕上這半支西軍的統帥劉延慶是西軍之中少有的“叛徒”,願意聽從趙佶和童貫的擺佈。

    於是,這部分西軍被趙佶重新命名勝捷軍。

    勝捷軍在名義上還是屬於西軍統帥部節制,朝廷並沒有明文規定把勝捷軍從西軍的建制中分割開來。

    但勝捷軍已另行取得“勝捷軍”的番號。

    而且,與西軍不同的是,勝捷軍的給養和軍餉全都由樞密院直接撥發,在待遇上比西軍本部的各軍都要優厚得多。

    而勝捷軍的統領是劉延慶的長子劉光國、辛興宗的兄弟辛永宗、王稟等童貫的絕對親信。

    另外,勝捷軍再也沒有回到西北,而是直接開赴到淮寧府休整。

    總之,朝廷將勝捷軍和西軍徹底隔絕開了,西軍大衆也不願承認那些原本屬於環慶軍和延軍的西軍還是西軍。

    朝廷明令,勝捷軍也要隨大軍北伐。

    考慮到勝捷軍原來是劉延慶麾下的部隊,种師道便命劉延慶的二兒子劉光世帶着軍令前往淮寧府,督促這支軍隊作爲第一撥也就是前軍,首先開赴前線,不得有誤。

    又考慮到勝捷軍的戰鬥力較差、紀律鬆弛,种師道並沒有將選鋒軍先鋒的重任相畀,而把它交給了西軍的著名勇將楊可世,讓楊可世率領全軍精銳的涇原路主力一萬五千人作爲選鋒軍,火速出發。

    朝廷歷次下達的動員令中,根據趙佶的指示,都有“與河北軍易防,全師以出”一句話。

    但河北軍其實早已經名存實亡,並無多少軍隊可以開來易防,來了的也都不中用。

    因此,西軍要是真的“全師以出”,那可就是把國防當做兒戲了。

    而且,宋國還要將李衍鎖在雲地,僅靠調來的那點早已經不會打仗了的河北禁軍,怎麼可能做到

    所以,种師道毅然作出決定,讓熙河路經略使姚古統率各軍區酌留的部隊共三萬人留守,全面負責西北的防務,同時也給西軍留下點種子,畢竟,這是國戰,誰又敢保證他們這些出征之人一定還能回來

    姚古本來就懶着出動,又不願意受种師道節制,這一決定,完全符合他的心願。

    倒是姚古的兒子姚平仲一向以勇銳自任,堅決要求去前線作戰。

    种師道滿足了姚平仲的要求,讓他率領熙河軍一萬人趕赴河北。

    熙河路距離河北最遠,种師道估計這撥人馬要最後才能到達前線,因此,种師道把它作爲後軍,給了他接應全軍的任務,實際上是想讓熙河軍做全軍的總預備隊。

    种師中率領所部秦鳳軍,劉延慶率領其餘的環慶軍和廷軍分別作爲左、右兩軍,比楊可世晚些出發。

    种師道自己帶領統帥部和餘下來的涇原軍作爲中軍。

    考慮到大軍出發了之後,糧草輜重以及其他軍需物資的供應與補充勢必要和朝廷及地方上的轉運部門打交道,种師道特意委派了童貫的親戚王淵和童貫的愛將辛企宗爲護糧將名爲護糧,實際上,种師道是要利用他們跟童貫的關係,使全軍的軍需供應得到保證。

    由於出征日期過於匆促,從而產生了各式各樣的實際困難,導致將士們怨聲載道。

    又由於某些命令下得不當,有的相互牴觸,有的前後矛盾,從而造成某些人或某些部隊之間衝突不斷。

    總之,是出師不利,大多數將士都帶着消極甚至是牴觸的情緒。

    說白了,西軍在西北待得太久太久太久了,他們已經將這片土地當成了他們的家,他們在這裏繁衍生息,這裏有他們的家小、有他們的眷戀,因此,在這裏怎麼打都行,死也行,只要不出去就好,再加上有環慶軍和延軍出去之後就再也回不來的例子在,所以他們跟這支軍隊的統帥种師道一樣不願意去河北打仗。

    儘管如此,這支軍隊節制有素的紀律還是把各種消極因素統統都克服了,接到种師道的命令之後,各部隊儘快做好了出征的準備,並且一般都能夠按照命令中規定得十分匆促的日程準時向前線出發。

    已經沉寂了三年之久的八萬西軍,帶着對西北深深的眷戀,穿過廣闊無垠的西北原野,穿過山區,向河北前線聚集

    u


目錄 存書籤 上一章 下一章
隨便看看: 一場風月,一指流沙穿成總裁的炮灰嬌妻穿越長姐持家重生放飛自我寒江風雨夜微瀾重生之大明鷹犬欠你一場完美的婚禮天醫神凰王源之不一樣的少女玄海萍客遊金一南講:世界大格局,中國有態度萬古大妖皇重生後我拆了夫君的贅婿人設張凡穆雅芯隱祕的黑暗簡城旱災逃荒:簽到一口泉,打造王朝農家小團寵:帶着空間撩大佬重回激情四射的年代龍族:路明非的模擬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