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護眼
第768章 夾錫錢(第1/2页)
上一章 書架 目錄 存書籤 下一頁
    “這夾錫錢連老百姓都看不,他居然當救災款讓我們運到川蜀去,合着他沒安好心呢。≦看 最 新≧≦章 節≧≦百 度≧ ≦搜 索≧ ≦≧難怪那方七佛原封不動的還了我們,他定是開箱查過了。”

    “夾錫錢”創始於宋崇寧二年,在鐵錢加入錫,使錢幣變脆,主要是防備北方遼、金兩國大量收購南方的鐵製錢幣,然後熔鍊製作兵器,只是質量太差,老百姓根本不買賬,基本沒人用。

    《宋史·食貨志下二》:“初,蔡京主行夾錫錢,詔鑄於陝西……其法以夾錫錢一折銅錢二。每緡用銅八斤,黑錫半之,白錫又半之。”清黃宗羲《明夷待訪錄·財計一》:“蔡京當國,凡以金銀絲帛等貿易,勿受夾錫錢者,以法懲治。蓋其時有以金銀爲用者矣。”

    宋朝的法定主幣是銅錢,其實主要材料爲銅、鉛、錫的合金,學過化學的人都知道,純銅很軟,而且極易氧化,生了銅綠後很難看,這三項例由北宋天禧年間到南宋嘉泰年間發生了極大改變:含銅量由62%至72%降爲56.5%,用鉛量由20%至27%增爲40%,用錫由8%至12%減爲3.5%。

    宋仁宗康定年以前,官方沒有鑄行大錢,民間行用的是清一色的小平錢。宋仁宗康定年始,在陝西行用大銅錢。宋神宗時,折二錢廣泛行用,在當時行用的銅錢,已佔相當例。

    宋徽宗時,商品經濟繁榮發展,《清明河圖》的情形可以借鑑,於是大量鑄行當十錢,根據劣幣驅逐良幣的規律,在民間流行的,大約應主要是當十錢。當十錢前後鑄了數種,大抵是用鑄三個小錢的原料鑄一枚當十錢,這使銅錢的價值實際降爲原先的十分之三,銅錢購買力理所當然地要隨之下降。

    康定、慶曆大錢在當十的時期,顯然是規定價值與實際價值不符。陝西此時期的物價漲,與當十錢的行用直接有關。宋徽宗時鑄行的當十錢宋仁宗時行用範圍廣、數量大,此時期的通貨膨脹與當十錢的泛濫有直接關係。

    宋朝建立伊始,政府在維持充足的銅幣供應方面遇到了困難,而且如果經濟持續增長,銅幣供應量也應當隨之增加。當時的標準錢幣面值爲一錢,但神宗時期曾鑄造過當二錢的銅幣。對於金額較大的交易,人們通常用貫做爲計量單位,名義一貫等於一千錢,但由於銅錢短缺,政府允許在繳稅時只支付七百七十錢。政府還採取其他措施來緩解銅的短缺,包括開採新的銅礦,降低錢幣的含銅量,允許用銀兩繳稅,在北部邊境和四川發行鐵錢,嚴禁熔化錢幣,在穀物交易和茶、鹽專賣使用票據或度牒,有時候還會發行紙幣。1085年,貨幣發行量達到頂峯,政府一年共發行了六百萬貫銅錢(是997年的7.5倍)。錢幣不是在一個地方鑄造好後運往全國,而是在二十多個地方鑄造,然後在本地流通。由於新政時期鑄造了大量的錢幣,以至於嚴重消耗銅材,神宗之後各朝鑄幣量減少,導致11世紀末對錢幣的需求嚴重得不到滿足。有宋一代,因此經常鬧錢荒。

    蔡京1102年任左僕射後,開始推動鑄造面值較大的錢幣,包括當十錢的大銅幣和價值三錢的錫鐵合金貨幣。這兩種方式都讓政府無須開採新銅礦可以擴大貨幣供應量。同時,既然各種紙幣的使用量在不斷擴大,儘管大部分仍侷限在四川地區,有理由設想人們也許會接受另一種法定貨幣,即沒有相應內在價值的貨幣。此外,在11世紀40年代初,由於邊境貨幣短缺,政府曾鑄造過當十錢來充當軍費開支。

    首先,某些州縣在1103年被告知,他們的鑄幣廠要轉而鑄造當五錢,另一些州縣則要鑄造當十錢。每年的額度定爲三十萬貫銅錢和兩百萬貫鐵錢(依舊遠低於1085年的最高紀錄六百萬貫)。政府並沒有試圖打壓私人鑄造一錢幣,因爲其沒有什麼利潤。爲了遏制私鑄高面值的新錢,政府將造私錢者招募到新的鑄幣廠工作,同時對僞造私錢者處以重罰,此外還決定在一些地方鑄造夾錫錢。過去使用的當兩錢被收集起來,回爐後重新鑄造爲當十錢。每個新錢的重量是一錢的三倍。1104年正月,新鑄造的錢幣被分成以下幾部分:在全部六十萬貫,一半交給戶部,二十萬貫交給內藏庫,還有十萬貫交到元豐庫,即所謂的左僕射庫。1105年,刻有徽宗御製書法的當十錢發行。每貫重十四斤十兩,用銅九斤七兩二錢,鉛四斤十一兩六錢,錫一斤九兩二錢,還有一斤五兩的廢料。

    南宋理宗朝的一年春天,台州城的市民一覺睡醒,忽然發現“絕無一小錢,在市行用”。也是說,台州城鬧“錢荒”了,市面幾乎找不到一枚銅錢流通了。這是何故?原來,市面流通的錢都被日本商船收購走了。這些日本商船“先過溫(州)、臺(州)之境,擺泊海涯。富豪之民,公然與之交易。倭所酷好者銅錢而止,海民戶所貪嗜者,倭船多有珍,凡值一百貫者,止可十貫得之;凡值千貫者,止可百貫得之”。日本看宋朝的銅錢,低價出售日貨,大量回收銅錢,“以高大深廣之船,一船可載數萬貫而去”,難怪台州一日之間發生“錢荒”。

    宋朝小平錢當時在周圍國家都非常受歡迎,除了日本,西夏,大遼,簡直供不應求,因爲鑄造手段遠超周邊這些國家。許多宋朝人認爲,是銅錢的大量外流造成了“錢荒”。宋朝經濟發達,與日本、東南亞、阿拉伯乃至非洲開展密切的國際貿易,宋錢差不多成了這一貿易區的國際貨幣,有點接近今日美元的貨幣地位。不但日本“所酷好者銅錢而止”,交趾跟宋人交易,也“必以小平錢爲約;而又下令其國,小平錢許入而不許出”;爪哇國也用胡椒交換宋錢。今天在東非、印度、波斯灣等地,均有宋錢出土。宋人說:“緡錢原爲國財寶,而今四方蠻夷通用之。”並不是誇張之詞。這些與宋朝通商的國家,“得國錢,分庫藏貯,以爲鎮國之寶。故入蕃者非銅錢不往,而蕃貨亦非銅錢不售”。爲阻止銅錢外流,當時有人提議:乾脆關閉貿易港,斷與外商的貿易。認爲這纔是“拔本塞源”之道。這當然是一種很愚蠢的想法,幸虧宋朝政府並沒有聽從。

    銅錢不夠,爲什麼不用金銀?對不住,有宋一代是金禁的,所謂的金禁,是特指禁止熔鍊黃金製作某些製品。宋代金禁特盛,其出發點主要有二:一是以此作爲抑奢的手段,二是出於對黃金的愛惜。

    大祥符八年(1015),詔書說:“內庭自宮以下,並不得銷金、貼金、間金、戭金、圈金、解金、剔金、陷金、明金、泥金、楞金、背影金、盤金、織金、金線撚絲裝著衣服,並不得以金爲飾。其外庭臣庶家,悉得禁斷。臣民舊有者,限一月許回易爲真像前供養物。應寺觀裝功德用金箔,須具殿位真像顯合增修創造數,經官司陳狀勘會詣實聞奏,方給公憑,詣三司收買。其明金裝假果、花板、樂身之類,應金爲裝彩物,降詔前已有者,更不毀壞,自餘悉禁。違者,犯人及工匠皆坐。”


目錄 存書籤 上一章 下一頁
隨便看看: 掠愛成癮:首席的心尖囚寵霍格沃茨的讀書人寵妻成癮:少將大人,矜持點毒女妖嬈:爺,不服來戰!我曾風光嫁給你霍婉鬱我是石四懿跟世界首富隱婚之後我是個有原則的修仙者小王子的彩虹路[娛樂圈bts]我是個假外星人示愛天醫聖手葉不凡少年至尊力量翻倍之異能復甦先生好甜九令玄幻:你們怎麼不按套路出牌開局召喚平頭哥,追殺敵人億萬年監控人vs馬桶人,救世的第一課炮灰作精,最怕反派老公突然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