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護眼
第二百七十章出乎意料(上)
上一章 書架 目錄 存書籤 下一章
    足利義澄看到其它人都不說話,也知道他們是在等自己開口,畢竟身爲大臣,這也是他的份內之事,只見他調節了一下情緒道:“當初只是猜測大明哪怕對我們動手,最多也只會從九州島登陸,而明軍勢大,不可力敵,因此我之前讓人將九州島上的兵力撤出大部分,再加上朝廷調集的大軍,征戰防守本州西南部與九州島相臨的山口海岸。”

    ?0?2足利義澄說到這裏,看了看後柏原天皇和周圍的衆大臣,發現沒有人敢露出任何不滿的表情後,這才滿意的點了點頭,當初的防守策略是他制定的,現在卻被證明是錯誤的,只是儘管這樣,卻還是沒有人敢借此發難,這讓足利義澄十分得意。

    ?0?2只見足利義澄接着說道:“只是沒想到明軍直接從本州島的石見地區登陸,如此一來,就將朝廷與大軍之間間隔開來,爲今之計,第一就是想辦法通知西南部的大軍,讓他們趁着明軍剛剛登陸,還沒能完全封鎖交通,儘快的趕回來與我們匯合,然後藉助地利與人和之利,竭盡全力與明軍周旋,等到明軍力竭退兵之時,就是我們的勝利之日!”

    ?0?2足利義澄也十分清楚,以他們日本現在的實力,想要打敗入侵的明國大軍簡直是不可能,所以從一開始就沒想過要一舉殲滅明軍,而是打定拖延的主意,直到明軍被拖的疲憊不堪時,到時不用他們動手,對方自然會退卻。

    ?0?2聽到足利義澄的對策,後柏原天皇和衆位大臣相互看了一眼。雖然這個辦法有些消極,但仔細想想。卻也是最適合的辦法,畢竟面對大明這個龐然大物。他們實在提不起什麼反抗之心,只能希望他們到時會自己退回去。

    接下來後柏原天皇又詢問了一些國內各方面的準備情況,足利義澄也一一做了回答,不過後柏原天皇對這些事好像並不怎麼在意,叮囑足利義澄全力備戰,務必要將明軍趕出國土後,這次朝會就結束了,不過在結束之前,後柏原天皇再次叮囑足利義澄儘快通知前線的大軍。一定要儘快趕回來,千萬不能被明軍切斷聯繫。

    遠在幾百裏外的山口城中,還未滿三十歲的織田信長身穿鐵甲,緊皺眉頭坐在城主府的大廳之中,在他兩旁的下首,則坐着不少軍中的將官。

    ?0?2織田信長?0?2天文三年(1534年)6月23日,織田信長出生於尾張國那古野城(今名古屋市,另有一說是勝幡城),幼名爲吉法師。是尾張守護代旗下三奉行之一的織田信秀的嫡長子(排行第二,有一庶兄織田信廣),母爲信秀正室土田御前,同母弟有信行(信勝)、信包和秀孝。織田信長6歲就成爲那古野城的城主。

    所以雖然年紀輕輕,卻已經被日本抗明聯軍統帥毛利元就和北條早雲委以重任。這次更是統領着日本國內的各地湊集的十五萬大軍,駐紮在山口城附近,以此來防備明軍登陸本州。山口城位於本州島的西南角,與九州島僅隔着一條狹窄的海峽。

    “將軍。我們已經在山口城等了近一個月了,可是九州島那邊卻一直沒有動靜,會不會之前咱們得到的是假消息。明軍根本沒打算來攻打我們?”下面一位將領豐臣秀吉站起來說道。

    “是啊,天氣越來越冷了。而且誰都知道,冬天不適合打仗。想必明軍應該不會在這種時候來攻打我國!”又一個將領德川家康站起來道,其它人也都是議論紛紛。

    織田信長原本是尾張國的大名,於桶狹間合戰中擊破今川義元的大軍而名震全國,後通過擁護室町幕府的末代將軍足利義昭趁勢上洛(割據地方的勢力率軍前往京都)逐漸控制京都,之後正式提出"天下布武"的綱領,將統一全日本作爲目標;先後兩次打破"信長包圍網",將各個有力敵對大名逐個擊破,掌握了一大半的日本領土。他施行大量使用火槍的戰術,實行兵農分離,鼓勵自由貿易,整頓交通路線等革新政策,開拓了日本近代化的道路。他成功控制以近畿地方爲主的日本政治文化核心地帶,使織田氏成爲日本戰國時代中晚期最強大的大名,並使從應仁之亂起持續百年以上的戰國亂世步向終結。

    元龜四年,(1573年)織田信長將室町幕府的末代將軍足利義昭從京都放逐,至此室町幕府滅亡。天正十年(1582年)6月,在即將一統全國前夕,於京都本能寺之變中被心腹家臣明智光秀謀反而自殺。他死後,部將豐臣秀吉和德川家康在他奠定的基礎上完成了統一全國的大業。

    豐臣秀吉(1537年3月17日-1598年9月18日),原名木下滕吉郎、羽柴秀吉,是日本戰國時代、安土桃山時代大名、天下人,著名政治家,繼室町幕府之後,首次以天下人的稱號統一日本的戰國三傑之一。

    豐臣秀吉是尾張國愛知郡中村鄉貧苦農民家庭出身,本是足輕(下級步兵),後因侍奉織田信長而崛起。本能寺之變後,在織田氏諸家臣內部鬥爭中勝出,成爲織田信長實質的接班人。天正十三年(1585年)擔任關白,後擔任太政大臣,獲賜氏姓豐臣氏,後將關白職務讓與養子豐臣秀次而自稱"太閣"。建立了新的封建體制:確定士農工商的身份。獎勵新興工商業,扶植城市的發展。天正十六年(1588年)頒佈刀狩令,收繳民間武器,實行兵農分離,使武士集中居住於城市。宗教方面,保護佛教寺院,壓制天主教的傳佈,迫害西班牙傳教士,開日後禁教鎖國之先河。

    豐臣秀吉統一日本後,治國有方,多年戰亂的日本一時間國泰民安。他見日本已經安定,遂萌發了建立一個亞洲大帝國,他決心到比日本更廣大的空間施展一番。首先要征服朝鮮,再來征服中國,後再征服印度。

    文祿元年(1592年),豐臣秀吉出兵率兵20萬征伐朝鮮,兵員以西日本諸大名爲主。其中以宇喜多秀家爲元帥,小西行長、加藤清正爲先鋒,九鬼嘉隆爲水軍指揮官,步兵20萬,水軍9000人,戰艦700餘艘,於文祿元年(1592年)4月跨過朝鮮海峽,在釜山、慶州一線登陸,正式拉開侵略朝鮮的序幕。

    1588年,日本太閣豐臣秀吉基本統一日本後,1592年3月以朝鮮拒絕借道攻明爲由侵入朝鮮。日軍在戰爭初期處於優勢,一個月內攻陷朝鮮王京漢城,驅逐朝鮮國王李昖,佔領朝鮮大部分國土。明朝集結4萬人由李如松統領,抗日援朝,取得平壤大捷。在碧蹄館之戰後,明、日雙方開始議和。同時,朝鮮全羅道左水使李舜臣在海上取得多次海戰的勝利,大大鼓舞了軍民士氣和抗敵的決心。1595年,戰爭第一階段基本結束。

    1597年正月,日軍14萬大軍再侵朝鮮。朝鮮二次求援,這次明朝調7萬兵力赴朝救援。日軍在秀吉死後難以爲繼,遂從朝鮮半島撤退。

    明、朝聯軍在陳璘、鄧子龍、李舜臣的指揮下,取得了露梁海戰的勝利,萬曆朝鮮戰爭以明、朝聯軍的勝利而告終。但在此海戰中,李舜臣和鄧子龍壯烈犧牲。

    文祿四年(1595年),豐臣秀吉將豐臣秀次流放到高野山,然後將豐臣秀次賜死,此外亦令豐臣秀次支持者切腹,包括前野長康等人。賜死的原因可能是當時輿論流傳着"殺生關白"(豐臣秀次的綽號)過去所發生的亂行,加上豐臣秀吉打算以年幼的次男豐臣秀賴作爲家中的繼承人,豐臣秀吉決定處死有關人士。

    豐臣秀吉的政策具有劃時代意義,對日本社會由中世紀封建社會向近代幕藩體制轉化有一定成就。在位後期逐漸變得昏庸多疑,並發動文祿慶長之役,慶長三年(1598年)8月18日病逝。其後部將德川家康趁機奪取政權。

    德川家康(1543年1月31日-1616年6月1日),日本戰國時代三河大名,幼名竹千代。江戶時代第一代徵夷大將軍,日本戰國三傑(另外兩位是織田信長,豐臣秀吉)之一。日本歷史上傑出的政治家和軍事家。

    德川家康出生於三河岡崎城(現愛知縣岡崎市),原姓松平,永祿十年(1567年)奉敕改姓德川。父爲岡崎城主松平廣忠,母爲廣忠正室於大之方(傳通院)。桶狹間合戰後與織田信長結爲"清洲同盟",多次配合織田軍擊敗強敵,並與武田家不斷蠶食今川家的領地。本能寺之變後在小牧·長久手之戰中與豐臣秀吉對峙,後又迫於形勢而向其臣服。

    小田原之戰後被豐臣秀吉移封關東,雖失去長年的根據地,但得到豐臣政權下外樣大名中最大的領地。擔任五大老的筆頭。豐臣秀吉死後,在關原合戰中率領東軍戰勝西軍,確定了霸權。慶長八年(1603年)受封爲徵夷大將軍,在江戶(現東京)開創幕府。慶長十九年(1614年)至慶長二十年(1615年)經大坂冬、夏之陣滅豐臣氏,江戶幕府統治體制從此堅如磐石,日本進入和平時期。

    元和二年(1616年),德川家康在駿府城逝世,享年74歲。遺體埋葬在駿府的久能山,1年後被改葬到下野國日光。被日本朝廷賜封"東照大權現",成爲江戶幕府之神,在日本東照宮中供奉,被後人稱爲"東照神君"。


目錄 存書籤 上一章 下一章
隨便看看: 我命妃凡太后祕史誘鄉祭雪麒麟我向鬼怪講友善陰緣不斷我真是全村的希望啊他們都跪了醫神殿重生之大國文娛萬古神帝七個哥哥團寵我長生十億年玄功八十一變西幻聖女她篡了光明神的位我的靈魂伴侶是自由人師父,你拿錯反派劇本了大冥仙紀[HP德拉科]和死對頭互換了身體怎麼辦?!綜漫:開局穿越的我獲得戀愛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