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護眼
第九十五章明朝的工商業
上一章 書架 目錄 存書籤 下一章
    1504(弘治十七年)年過去了,朝廷的各項改革有條不紊的進行着,皇帝朱佑樘的身體也不像歷史上那樣糟糕在今年(1505年)就去世了。朝廷還有一個任務,就是爲鼓勵工商,朱厚煒爲了發展大明的工商業做一點引路的示範。

    現在又多了兩個旁觀者,工部侍郎劉璋和工部主事曾鑑。他們經常跟着朱厚煒,以便能多看看。另外,他們也到成都工業區考察過,從那裏瞭解更多的東西和經驗。朱厚煒希望更多的人能爲天朝的復興崛起出力,也熱衷於宣傳新的知識技術和思想。他們這是一拍即合,所以奔波忙碌的朱厚煒身邊總有這兩個人的身影。

    從宋代起,中國的工商業已經相當的發達,可以說處於世界領先地位,如果不是元、清這兩個統治了天朝大地,資本和工業革命會首先在天朝興起。

    ?0?2明朝末年,中國的工業、商業並不落後。如果能適當的引導,工業革命就可能出現在天朝。朱厚煒就是秉承着這個理念,想在大明有所作爲的。

    英國的工業革命起始於紡織業,推動力是蒸汽機。中國的紡織機械已經存在了數百年,到明朝末年時,是世界領先水平,朱厚煒又帶來了蒸汽機。工業革命的種子已經有了,能不能發芽呢?朱厚煒要催化它。

    衣食住行是人們的基本需求,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工業、商業的起步也就應該從這裏着手。

    ?0?2當時的手工業可以分爲幾大類,一是紡織業,包括棉紡織和絲織業以及與之相關的軋花彈花繅絲等;二是食品加工業,有造酒、制粉、榨油、作醬等,那個時候點心、麪包、蛋糕之類的還沒有市場;三是植物莖杆枝條編織業,如草編、柳編、葦編、竹編之類;四是燒造業,燒製磚瓦盆碗缸罐等器物;五是造紙業;六是一些地方特產,如鞭炮、年畫、假花等。此外還有各種手藝人,木工、鐵工、泥瓦工匠。這些手工業產品,囊括了社會生產生活資料所需工業品的絕大部分。

    以柳編爲例,華北平原到處都有柳樹,柳條細長柔韌,是編制的好材料。用柳條編織的筐、簸箕、水罐等是農家生產生活不可或缺之物。柳編雖然簡單,卻不是人人皆會的,它有專門的生產作坊。南洋熱帶地區柳樹少見,柳編制的產品在那裏會有很好的市場。

    後世在北方黃淮這一帶有一種編織產品很紅火,那就是草帽辮。草帽辮的原料是麥稈,是小麥生產的副產品。它是用幾根麥稈並排編織,像編髮辮一樣,編成不到一寸寬的扁平辮子,一圈一圈的用針線縫在一起就可以做草帽,所以叫做草帽辮。用它做的產品當然不只是草帽了它的需求量很大,也是外貿出口的大宗產品。

    葦蓆業一般都是原料生產和葦蓆編織分離的,他們中間有商人運作。就是種葦人不織蓆,織蓆人不種葦而購買原料。

    ?0?2如果仿照葦蓆的生產方式,有專門的麥草商,收購農民手中的麥稈,這就使農民們多了一項收入。麥草商再把收來的麥稈,僱傭人手作原料加工。先將根和稍截下,賣給農民修蓋茅舍(做泥坯時摻入,加強土坯的拉力強度,叫做花秸泥),土坯修建的房舍是年年需要維修的,因此,麥稈的根梢部分總是有人要的。中間部分按部位截成不同規格,再按等級分別紮成束,賣給編織草帽辮的工廠。這樣一來,原料種植和手工業生產不但有了分離,而且還由商人作中介,加工原料,專業化更強了。

    產品雖小,卻體現了資本的商業運作,對人們的啓發是很大的。相信大明朝的人們並不傻,有了這些示範的產業就會開闊人們的眼界,啓發人們的智慧,新興的工商業大潮就會慢慢的啓動。

    把這些作坊集中起來,擴大規模,形成工廠。再下力量擴大它的銷售渠道,甚至出口貿易。這就形成了產業,就是資本運作的雛形。朱厚煒在外貿下那麼大的功夫,不就是爲了擴大海外市場嗎?買入糧食,也要有出口商品,這才能貿易平衡。

    可以搞宣傳,但是,最有說服力的就是幹起來,做個樣子。別人看到有錢可以賺,自然會跟上來。

    ?0?2紡織更是一個大產業,這是工業革命的搖籃。從原料上說分爲毛、棉、麻一類的短纖維紡織,和蠶絲類的長纖維紡織。

    ?0?2以棉花爲例,紡織業分爲幾個大的工序,也可以說是幾大產業:首先是軋花和彈花,軋花就是去除棉籽,彈花就是把棉花彈鬆軟。第二步是紡紗,把棉花紡成線。第三步是織布,第四步是印染。至於成衣製造在古代還不能形成產業,因爲古代的人都是自己穿衣自己做,這個習慣不是短時間能夠改變的。

    北京城裏的老字號很多,其中有個瑞蚨祥,那是鼎鼎大名。可是在現代,你再下力氣捧它、扶植它也成不了氣候。爲什麼呢?因爲它是賣布的,古代的布匹就到了產品的終端,所以賣布就紅火了。到了現代,誰還買布做衣服?都是買成裝。服裝纔是終端產品,所以賣布的就不行了。

    這幾大產業的每一個,在明代都已經有了很不錯的機械。關於織布機因爲史書上經常提到,大部分人都有個印象。這一部分也很複雜,沒有幾千字根本說不清楚,過多的描述技術大家也未必有興趣,所以這一部分從略,就不說了,這裏單說紡紗這一步。

    ?0?2最簡單的紡紗工具就是紡墜,它的出現至少可追溯到新時石器時代。它的外形就是像一根筷子一樣的棍子(大小也差不多,很多人就是用一根筷子製作紡墜的)下面裝一個有分量的圓盤,把線纏在上面,用手一捻,它就轉起來。被帶動旋轉的線把手中的棉花纖維絞成新的,不斷加長的線。之所以說這麼多,是考慮到現在的年輕人沒見過。這個東西現在的偏遠地區依然在使用,特別是蒙古草原,青藏高原,牧民的女人們幾乎人手一個,它可以紡棉紗,也可以打毛線。

    比它更進一步的紡紗工具就是紡車。看過延安大生產的圖片、資料、影視的都能看到我們老一代領導人親自用紡車紡紗的圖像。紡車比紡墜先進了,效率至少提高十倍。最先進的紡車是腳踏紡車,生產效率更高。

    更先進的是水力大紡車,它最早出現於宋朝末年,最早的錠子數目一般是2至3枚,最多爲5枚。宋朝瓊州黃道婆發明的紡車比英國的珍妮紡織機早了幾百年。到了明朝末年,由於採用了部分金屬部件,已經有了幾十個錠子的大紡車。大紡車已經具備了近代紡紗機械的雛形,適應大規模的專業化生產。以棉花爲例,通用紡車每天最多紡紗3斤,而大紡車一晝夜可紡一百多斤。這種大紡車已經遙遙領先於西方至少400年。

    ?0?2在曹世勳做爲主事的成都皇家曙光織造廠裏大紡車本身已經採用了多種金屬構件對它進行了改造,動力採用蒸汽機,這就脫離了必須依靠水力的限制,速度也更快了一臺蒸汽機可以帶動一排大紡車。

    ?0?2這一類紡織機械,朱厚煒從成都帶來一批,準備在天津、青島擇地建設成套的紡織工廠。雖然初期規模不大,示範的作用是主要的。

    ?0?2這裏要提一下,在長纖維絲織業中,中國的絲綢業一直是很先進的。

    陸地上通往中國的商路被叫做絲綢之路,就是因爲天朝的絲織業很發達。但是,這發達的絲綢業也有不足,作爲絲織行業的第一道工序的繅(sao)絲,卻一直是很落後的。繅絲就是把蠶繭的絲抽出來紡成絲線。天朝的機械化繅絲直到清咸豐年間才由外國引入,距離明末已有200年。

    朱厚煒帶來的百科全書裏面就有圖紙,但是製造繅絲機首先要懂得繅絲原理。即便是有現成的繅絲機圖紙,也要按照當前的機械加工水平修改設計,不懂繅絲原理如何設計?朱厚煒日夜忙碌不停,哪有時間顧及到繅絲。這個事只能交給科學院,說不定受棉紡織機械化的啓發,有人會先一步發明製造了繅絲機呢?這種自然的發展強於朱厚煒這個先知者的強拉硬拽。


目錄 存書籤 上一章 下一章
隨便看看: 皇后鬧改嫁該死的溫柔雙子聖途穿越從白蛇開始舒盼顧紹霆小說名稱來吧,狼性總裁天下唯君穿越者的墓誌銘新戰神贅婿兒砸養成指南[綜基三]安小暖夜溟爵重生後愛上了大佬地球回溯貧道遊記天無問我養是紙片人是煉獄之主念舊海賊:這個時代名爲薩卡斯基萌寶來襲:神祕嬌妻太難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