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護眼
第七十四章 李承乾要叛逆?
上一章 書架 目錄 存書籤 下一章
    將李承乾帶回了客棧,楊皓就讓人送了些點心來。

    李承乾還是八九歲的娃兒,他可不管請他喝酒。

    茶?

    抱歉,那是喫茶。小孩子也不適合。

    他像是招待大人一樣,將李承乾招待好了,才問他:“不知李小郎君有何見教?”

    李承乾叉手,微微傾了一下上身,表現出極好修養:“乾聽說楊六郎是不忍百姓春耕辛苦,才突發奇想改造出五豐犁。楊六郎可是墨家傳人?”

    楊皓失笑說:“李小郎君你也應當知道我先前是個小道士。怎就成了墨家傳人了?”

    李承乾看他眼睛,說:“道家學醫的、煉丹的,我聽過的見過的不少。卻沒聽說有成了匠人的。”

    楊皓聽他這麼說,也認真了:“你是好奇我所學……還是覺得匠人低下?”

    李承乾不急不緩說:“楊六郎莫要誤會。乾並無輕視匠人之意。這次五豐犁出,天下百姓皆得其利。乾受夫子教導,都說聖人言纔是正道,其他都是枝末……不知楊六郎如何看?”

    這對父子怎麼回事,隨便一開口就是大命題。

    李承乾看他不開口,也不緊着追問。只耐心等着他回答。

    他看這小孩一副求知的表情,最終還是認真一點回答:“在楊某看來,天下沒有無用的知識,只有不會用的人。”

    李承乾點頭說:“確實如此。譬如獵戶樵夫,都有他們謀生之術。若是教給長安城中百姓而言,卻是並沒有什麼作用。他們謀生還來不及,哪有時間打獵,更沒地方伐木。”

    又說:“那是他們生活之道。每個不同的人,都需要有自己生存之道。

    “聖人教化可讓人明理,以此學會生存之道。

    “是故,三皇得以成皇成聖。

    “而術,是個人循自我之道所創,旁人未必得用。”

    最後又提出了問題:“乾卻有不明之處。既然有大道,爲何就不能有大術?”

    楊皓一聽這問題:這小子叛逆了啊。

    明明身爲豪勳子弟,卻想着要找大術,這不是要反了維護自己利益的道。

    這問題,他不能胡亂回答,所以不答反問:“李小郎君爲何求大術?”

    李承乾默然,有些頹然說:“乾家中富貴。大道可以治國理家。只是這大道卻不能讓那家中真正康平和順。

    “乾又讀過史書。發現歷朝歷代最終莫不是五德輪換。

    “若是大道可行,爲何國家總有叛逆?

    “若是有大術,以大道行大術,家可以康平安順,國可長續萬年。百姓便可安居樂業。”

    臥槽!

    楊皓小夥伴驚呆了!

    這小子不是叛逆,是有大志向啊。

    他輕咳一聲,問:“那李小郎君覺得你需要什麼樣的‘大術’?”

    “乾也極爲茫然。李師……便是乾家中……西席,他學識廣博、德高望重。乾雖不敢說縱覽千篇,但孔孟之道也學了個七七八八,只是卻看不到有大術的蹤影。

    “乾在書中,只看到爲大道不及之處的辯護。諸如五德輪替之說,便是爲朝代更迭找理由。

    “若大道真是大道,不應是行天下皆準?爲何過一段時間就不靈了?對此,乾百思不得其解。

    “楊六郎改五豐犁,天下皆得利。乾以爲得大術之要。故特來請教,該如何才能以大道施之大術。”

    以大道施之大術?

    楊皓沉默了。

    原來不是要放棄大道,而是要道、術結合。這是一個小小孩子,想要找一個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治國、治家理論?

    他明白是怎麼回事。而是不知道在這個時代背景下要怎麼描述出來。

    他沉思着。

    李承乾很是沉得住氣,一直等着他開口。

    半晌,楊皓擡起眼瞼,看着他說:“不知李小郎君可用過印章?”

    李承乾一愣,卻不明白他說這個是何意,但還是點頭:“用過!”

    楊皓讓人取來取來紙筆,然後沾墨寫字,先是寫了一行“李乾小郎君”五個字。字行間距很大。

    他再度擡頭,對李承乾說:“我們假設,將這五個字做成印章。那麼不管怎麼印,它都是這五個字。對吧。”

    “那是自然。”

    “如果我們將每個字單獨做成印章呢?”

    楊皓說着,將五個字分別畫了一個框:“那麼我們就可以打亂這些字的佈局,或者看酌情減少字。比如……”

    他寫了兩個:“李郎”。

    又寫:“李乾”、“李郎君”。

    他停下來,說:“可看出其中奧妙了?”

    李承乾似乎捉到了什麼,卻又像是在迷霧中行走。他茫然搖頭:“還請明言。”

    楊皓說:“這就是我說沒有沒用的知識,只有不會用的人。”

    他又在紙上寫着字:天地玄黃……

    “如果我們將所有字都單獨做成一樣的印章,那日後印刊書籍,還需要每一頁都雕刻印版?”

    李承乾不是愚鈍之人,聽到這就猛然站起來,躬身行禮:“楊六郎巧思妙想,乾佩服!”

    楊皓笑着擺手,說:“李小郎君請坐,且聽我說完。”

    “請說!”

    “你覺得這活字印刷之術,可算是大術?”

    “自然是。有了這活字之術,版書刊便容易得多。對教化天下,何其利大?如此妙法,如果不算大術,還有什麼是大術?”

    楊皓卻說:“你可是想着刊印容易了,書籍就該便宜了,更多百姓可以買書讀書?”

    李承乾興奮還未收起,問:“難道不是如此?”

    自前朝開始,朝廷就想着打破豪門大族在地方的控制。特別是在縣和鄉這個層面。皇帝根本無法插手。

    皇命不下鄉?

    不是皇帝不想下,而是根本下不了。

    皇帝的政令出長安,都要靠那些豪門大族呢。

    所以一直在想辦法完善科舉,想以此來扶植寒門。

    只是如今的寒門,卻是扶無可扶。

    因爲寒門子弟,連書都沒有。

    先前的書籍流傳,都是靠手抄的。市面流通極少。書籍(知識)被都壟斷在貴族手中。

    你怎麼扶寒門子弟?

    當然不是沒人想過辦法。

    前朝就出現了版印技術,只不過版印量依然很少。而且版印出來的書籍很貴,普通人家根本買不起。

    如果有了更好的印刷技術,書籍價格可以壓到最低。有心讀書的人,至少有機會得到書本。

    李承乾雖然沒想到這麼深。不過想到這涉及到他爹的文治,心頭就不由發熱。

    楊皓搖頭,說:“刊印技術,只是降低書籍成本其中一個方面。要想刊印一本書,不僅要印版,還要紙張、合適的墨等等東西。現在紙張價格可算便宜?”

    李承乾哪裏有親自買過東西?他自然不知道。

    楊皓告訴他說:“據說,晉時只一部《三都賦》就導致‘洛陽紙貴’。當時洛陽讀書人才多少?

    “由此可見,當時能書寫的紙張太少。而如今造紙術,自晉以來,並未有太大改進。可想而知,如今可用的紙張同樣也不多。

    “我並未調研過,不過一本書的成本,我猜至少七成是紙張。如果紙張成本依然居高不下,再好的印刷技術,書籍價格也無法降下太多。

    “只有紙張、油墨等等成本都下降了,書籍才真正有降價的空間。”

    楊皓繼續解釋說:“我們都知道一套印版一旦做好,所費人力錢力就是固定的。

    “所費可以設定爲五十貫。如果書籍太貴,買的人少,只能因五百本。那麼每一本書的印版成本,就是一百文。

    “但如果紙張成本下降了,只需之前十分之一。書價隨即下降,那麼能買得起書的人,可能就會多一百倍。理論上,版印商就敢印五萬本。

    “那麼五十貫額版印費,分攤到每一本書,所需多少?”

    李承乾算了一下,傻了:“只需一文?”

    “沒錯,只需一文。所以印刷用不用活字,並非降低書籍成本根本因素。它只是能提高版印時的效率。降低人工成本。

    “但這個效率,在現實中,根本沒必要提高。因爲紙張不夠用!

    “如果沒有紙,版印效率再高又有什麼用?”

    李承乾迷糊了,問:“這樣的妙法,竟然沒用?”

    “不是沒用。只是受限於當前條件,顯現不出明顯優勢。不過,只要我們知道它有用,又知道爲何不能用。

    “就知道讓它能發揮作用的方向。

    “想要讓它發揮作用,需要真正的大術。每一種大術,都是由若干個,甚至是無數個小術組成的。

    “那如何用小術組成大術?需要不斷積累!

    “比如說,改進造紙之術,需要不斷提高造紙效率,降低造紙成本。”

    ……

    “讀書能啓智。讀書的人多了,聰明人也就會多起來。

    “將這些人的聰明才智集中起來,繼續深入鑽研印刷技術、造紙術。

    “書籍就能越來越便宜,越來越多的人能讀書。又有越來越多的人研究。研究造紙術、要就印刷效率更高的工具,研究更好更低廉的油墨……

    ……

    楊皓說着說着,四十五度角望天……是屋頂:“這只是一個印章引發的一種大術。

    “這就是儒家所言的‘勿以善小而不爲’。

    “因爲,一項不起眼的小術,也能引出一系列的大術。

    “也是道家所言的‘一生二二生三,然後三生無窮’。只要有了一個引子,後面就能引出一連串的衆多反應。”

    他直視李承乾:“李小郎君,你說,這算不算是以大道施之大術?”

    


目錄 存書籤 上一章 下一章
隨便看看: 太古魂帝我的26歲女上司妖界來的貓帶着全家苟末世穿越田園農家女師妹老想撩我怎麼辦靈元錄一陣風兒一朵雲夫人她說得全都對這個世界,危在旦夕離婚後夫人成了首富蘇楠傅鄴川萬古天劫榮耀之魔甲降臨起義紀元:奧拓子鈺輕煙20年沒有狐狸的兔子婚糖盜墓之婷姐向前衝穿成仙尊的早死白月光胎穿五零打包行李下鄉當知青李曉暖顧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