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護眼
二、南宋簡介(第1/2页)
上一章 書架 目錄 存書籤 下一頁
    二、南宋簡介

    靖康二年(1127)五月,趙構正式即位,是爲宋高宗。張邦昌以護國有功,被封王。高宗即位的第二年,金國又繼續大舉南侵,於公元1129年金國又立劉豫爲帝,國號齊,史稱“僞齊”,以加強對黃河以南地區的統治。南宋派出由岳飛、韓世忠、宗澤、劉光世、張浚等衆多將領指揮抗金北伐,在黃河兩岸曾經擊潰僞齊軍與金國的聯軍。高宗1138年任秦檜爲相,推行求和政策。秦檜削去抗金將領韓世忠的兵權,又以莫須有的罪名殺害了岳飛、岳雲父子。宋高宗以向金國納貢稱臣爲代價,換回了東南半壁江山的統治權。南宋的國都在臨安(今浙江杭州),“臨安”,便是南宋統治者求“臨時安寧”的苟且罪證。

    南宋帝王世襲:

    宋高宗趙構

    宋孝宗趙昚

    宋光宗趙惇

    宋寧宗趙擴

    宋理宗趙昀

    宋度宗趙禥

    宋恭帝趙顯

    宋端宗趙昰

    衛王趙昺

    (自1127年康王趙構稱帝起,到1279年末代丞相陸秀夫揹負衛王趙昺投海止,共計九帝,歷經153年)、

    南宋皇帝簡介

    宋高宗趙構

    宋高宗趙構(1107~1187),南宋第一代皇帝。1127~1162年在位。年號先後爲建炎、紹興。字德基,宋徽宗趙佶第九子,宋欽宗趙桓之弟。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封爲康王。欽宗靖康元年(1126)春,金兵第一次包圍開封時,他曾以親王身份在金營中短期爲人質。當年冬,金兵再次南侵,他奉命出使金營求和,在河北磁州(今屬河北)被守臣宗澤勸阻留下,得以免遭金兵俘虜。金兵再次包圍開封時,受命爲河北兵馬大元帥,宋廷令其率河北宋兵救援京師,但他移屯大名府(今屬河北),繼又轉移到東平府(今屬山東),以避敵鋒。宋徽宗和欽宗爲金兵俘虜北去,他於次年(1127)五月初一在南京應天府(今河南商丘)即位,改元建炎,成爲南宋第一代皇帝。

    宋高宗是南宋初年投降派的首領。南宋政權初建,他曾起用抗戰派李綱爲宰相,但不久即趕走李綱,同寵臣汪伯彥、黃潛善等人放棄中原,從南京應天府逃到揚州,一意享樂。建炎三年(1129)二月,金兵奔襲揚州,他狼狽渡江,經鎮江府到杭州。迫於輿論壓力,他不得不罷免汪伯彥、黃潛善等人。苗傅和劉正彥利用軍士對朝政的不滿,發動政變,殺宋高宗信用的同籤書樞密院事王淵和一批宦官,逼迫宋高宗退位。文臣呂頤浩、張浚和武將韓世忠、劉光世、張俊起兵“勤王”,宋高宗得以“復辟”。他繼續派使臣向金朝乞降,哀訴自己逃到南方後,“所行益窮,所投日狹”,“以守則無人,以奔則無地”,要求金朝統治者“見哀而赦己”,不要再向南進軍。對於抗金戰爭卻不作任何有力的部署。九月,金兵渡江南侵,宋高宗即率臣僚南逃。十月到越州(今浙江紹興),隨後又逃到明州(今浙江寧波),並自明州到定海(今浙江鎮海),漂泊海上,逃到溫州(今屬浙江)。直到建炎四年夏金兵撤離江南後,他才又回到紹興府(今浙江紹興)、臨安府(今浙江杭州)等地,後將臨安定爲南宋的都城。

    金兵暫停南侵,宋高宗便抽調精兵鎮壓荊湖、江西、福建等路的農民起義軍和盜匪,鞏固了自己的統治。他雖然在防禦金兵方面作了一些部署,任命岳飛、韓世忠、劉光世、張俊等人分區負責江、淮防務,但只把軍事部署作爲乞降的籌碼,始終沒有收復失地的打算。他把金朝派到南宋進行誘降活動的秦檜引爲親信,任爲宰相,夥同秦檜加緊進行投降活動,竭力壓制岳飛等將領的抗金要求。當紹興十年(1140)各路宋軍在對金戰爭中節節取勝時,宋高宗擔心將領功大勢重、尾大不掉,又怕迎回欽宗後自己必需退位,於是下令各路宋軍班師,斷送了抗金斗爭的大好形勢。十一年,解除岳飛、韓世忠等大將的兵權,向金朝表示堅決議和的決心。不久,他與秦檜製造岳飛父子謀反冤案,以“莫須有”的罪名加以殺害,遂同金朝簽定了屈辱投降的紹興和議,向金稱臣納貢,以換取金承認自己在淮河、大散關以南地區的統治權。

    紹興十一年十一月和議簽定後,按金朝規定,秦檜事實上成了終身宰相,宋高宗雖對他日益猜忌,卻仍縱容他專權跋扈,對主張抗戰的臣僚加以排斥和打擊。即使在秦檜死後,宋高宗仍委任投降派万俟卨、湯思退等人掌政,堅守對金和議條款,每年除納貢銀二十五萬兩、絹二十五萬匹外,送給金統治者賀正旦、生辰等的禮物也“以鉅萬計”,只要金朝統治者索取玩好,宋高宗立即下令搜訪送去。對其統治區的人民,卻巧立名目增加蒐括,使南宋的賦稅名目比北宋時更多,剝削更加殘酷。

    紹興三十一年秋,金海陵王完顏亮大舉南侵,宋高宗又想再次逃離臨安府。金海陵王渡江失敗,被部下所殺(見采石之戰)。宋高宗遣使賀金世宗完顏雍即位,準備再次對金議和。宋高宗在當了三十六年皇帝以後,於紹興三十二年六月以“倦勤”,想多休養爲由,傳位給養子趙昚(見宋孝宗趙昚)。他自稱太上皇,死於宋孝宗淳熙十四年(1187)。

    宋孝宗趙昚

    宋孝宗趙昚(1127年11月27日、建炎元年十月廿二-1194年6月28日、紹熙五年六月初九),南宋第二位皇帝(1163年--1189年在位),宋太祖七世孫,初名伯琮,後改名瑗,賜名瑋,字元永,諡號紹統同道冠德昭功哲文神武明聖成孝皇帝。他是宋高宗養子,原來是太祖趙匡胤的次子趙德芳的六世孫。父親爲秀安僖王趙子偁。由於高宗的唯一兒子元懿太子夭折後再沒有嗣子,所以只好從其他宗族中選擇後繼者。

    紹興三十二年(1162年),高宗讓位於趙昚,是爲宋孝宗,宋朝的皇位再次回到宋太祖的長房。宋孝宗在位27年,淳熙十六年(1189年)遜位,讓位與兒子宋光宗趙惇。紹熙五年(1194年)病逝,終年68歲。諡號紹統同道冠德昭功哲文神武明聖成孝皇帝,廟號孝宗。葬於永阜陵。

    孝宗登基後,定年號“隆興”,立志光復中原,收復河山,遂恢復名將岳飛諡號“武穆”,追封岳飛爲鄂國公,剝奪秦檜的官爵,並且命令老將張浚北伐中原,但在符離遭遇金軍阻擊,大敗。接着金軍趁勝追擊,南宋軍隊損失慘重。宋孝宗被迫於隆興二年(1164年)和金國簽訂“隆興和議”。次年改元“幹道”,並又任用王淮理財備戰。幹道年間,由於沒有戰事的干擾,宋孝宗專心理政,百姓富裕,五穀豐登,太平安樂,一改高宗朝時貪污腐朽的局面。由於宋孝宗治國有方,所以使南宋出現“幹淳之治”(幹:幹道,淳:淳熙)的小康局面。淳熙十四年(1187年)10月,高宗病卒,孝宗爲了服喪,讓太子趙惇參預政事。淳熙十六年(1189年)2月又禪位於太子,太子即位後,是爲宋光宗。孝宗自稱太上皇,閒居重華殿,繼續爲高宗服喪。光宗與孝宗不和,長期不去探望孝宗。爲此,孝宗悶悶不樂而起病。最終在宋光宗紹熙五年(1194年)


目錄 存書籤 上一章 下一頁
隨便看看: 可不可以愛上我盛世嫡妃穿越名門秀:貴婦不好當神級保安浴血武神天陰眼重生巨星:錦鯉老婆我要了我在古代當商界大佬異界女修之男主來襲煙雲錄神醫棄女葉凌月巫重我的功法全靠撿林辰寒煙夏凝月心語淨願邪尊誓寵:凰妃請入帳鳳吟霜君墨塵包子女配不幹了[重生]BE逆轉HE的無限遊戲 (無限流)鎮國醫婿艾澤拉斯全職主宰神詭摺紙:從極樂靈屋到天庭地府天賦異稟的少女之無相神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