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護眼
第五百五十一章 哈密
上一章 書架 目錄 存書籤 下一章
    朱標無所謂的點點頭,最冷的嚴冬過去了,但也還沒到開春的時候,所以偶爾還有降雪也不是什麼稀罕事。

    放下杯子站起身活動了下筋骨,大殿內燈火輝煌,見太子殿下睡醒了,宮女太監們來回走動佈置,各式茶點一一端上來。

    朱標先是洗了個臉,然後用了一盤右事大吉盒兒,裏面是主要有柿餅、棗泥卷,乳餅、奶皮、酥黃獨等精緻的糕點組成,有些膩人,不過好在有茶伴食。

    用完後朱標出了武英殿,身上披着較厚的披風,袖裏捧着袖爐漫無目的的走在紅牆黃瓦之間,天空烏雲密佈但還未降下雨雪,但已經可以清晰的感受到那股潮溼清新的味道。

    往來間可以看盡不少值守的侍衛,他們身上穿的也比較厚,不過就這麼站在外面多時難免有些顫慄,一看到太子的身影就都提前單膝行禮,肅穆無言。

    朱標路過一個身形較小的侍衛時,隨意的伸手用指背搭在他的側臉上感受一下,對身後的劉瑾說道:“夜有風雪,準備些驅寒的姜蒜等,吩咐尚食局做生薑羊肉湯給值守的侍衛們。”

    說完就收手回袖繼續前行,後面的那個小侍衛的頭低的更低了,等朱標一行走遠後才吸了吸鼻子,伸手在臉上胡亂摸了一把,然後站起身挺直腰桿繼續值守。

    穿過中右門踏過華蓋殿就到了謹身殿,簡單的通稟一生朱標就見到了自己尚在忙碌的父皇,規矩的行禮之後,朱標坐回了自己熟悉的小書案之後。

    劉瑾默默的去朱元璋御案前捧下一摞奏章,劉安則是彎腰站在朱標書案旁倒清水洗硯研墨,謹身殿內的燈火不算亮,可能是老朱認爲點太多燈浪費。

    不過朱標卻是習慣亮些,也不用他特意吩咐,謹身殿內伺候的宮女太監們已經自然的開始點燈燭了,他們在這裏伺候了這麼久,很清楚這時候先顧着太子殿下總是沒錯處的。

    朱標翻開奏書,第一道就是御史臺上奏彈劾歸德侯陳理常鬱鬱不樂頗出怨言,這種事可大可小,畢竟陳理身份地位都頗爲尷尬,朝中文武也有曾在其父麾下任職的。

    不過陳理當年到底是主動歸降的,老朱當年也曾許諾,歸降後不會將其治罪的,而且僞漢所積府庫財物任憑陳理選取,陳家往後富貴傳家。

    當然了,明面上不殺他也有別的種種方法,只不過不太好看而已,大家都清楚陳理不過一介紈絝,文不成武不就,同他計較未免有些丟人。

    朱標搖搖頭沒有批覆,留中不發,再拿起另一份奏章,是吏部對京中官員的調遷任免名單,需要中書省以及皇帝蓋章批閱,朱標仔細看了一遍,有不少是胡黨一系的人,調遷的衙門職位也頗有意思。

    都是名不見經傳卻手握實權的衙門職位,別看一般都品級不高,但權利可比那些有三四品的虛銜官強出太多了,朱標前兩年佈置的官員基本都是如此,現在是又被胡惟庸盯上了。

    不過也無所謂,那些職位本就該交到丞相手中,至少應該是由他大體掌控的,否則丞相之權威何以彰顯。

    按照歷年的傳統,朱標請示過自己父皇之後,就以老朱的口吻寫下了對官員的規勸警示:

    凡居官者任之大小雖不同,但應皆盡其職而已,昔范文正公居位,凡日之所爲必求與日相稱,或有不及明日必補之,其心始安賢君子於國家,如此朝廷豈有廢事,天下安得不治元之將亡,內外諸官皆安於苟且不脩職事……

    朕每夜不安寢未明視朝常,恐天下之事或有廢怠不舉民受其弊,卿等當體朕懷夙夜盡心能脩厥職則無負國家,異日名垂青史豈不羙乎?

    停筆後一招手,劉瑾捧着天子行璽而來,朱標站起身接過後鄭重落印,方正的硃砂印記留在奏章之上,此奏章就有了真正的效應,上面的官員才能得到相應的權柄。

    之後的章奏就平平無奇了,等半個多時辰後就批閱的差不多了,爺倆這纔有閒工夫交談幾句,老朱對貴州那邊也是很關注的,仔細問了問今日所談。

    “過兩天就讓他們來見咱吧,那些東西再談也就是那麼回事了,還是早點兒定下讓湯和統兵入境來得實在,至於別的可以等收復雲南後在做打算。”

    朱標點頭笑道:“兒臣明白了,看來父皇今年就想把失地盡皆收復了啊。”

    朱元璋伸手撓了撓自己的短髯:“若是天時未到也就罷了,咱大明如今聲威正盛,能儘快收復所有失地當然再好不過,都消停了咱也就能安心於內了。”

    “對了,納忽裏也派來了使臣,過幾日就到京城了,咱想着要不讓常遇春順手將哈密給平了。”

    哈密地處天山東部戰略要地,曾是新疆和中亞各地派往北京的貢使及往來內地商旅必經之路,元代曾屬畏兀兒亦都護管轄,後封爲成吉思汗後裔納忽裏鎮守之地。

    納忽裏乃是威武西寧王出伯的後裔,事宜察合臺一系,元末時期納忽裏以威武王身份鎮守哈密,元亡以後,納忽裏擁兵自立,建立了哈密國。

    說是國但卻相當小,用親軍都尉府的奏報來說就是哈密城居平川中,周圍三四里,惟東北二門,人民數百,住矮土房,城東有溪流,水西南流。果林二三處,種楸杏而已……蒙古、回回雜處於此,衣服禮俗各有不同。

    朱標想了想後道:“兒臣以爲暫且無甚必要,哈密雖自古就是華夏到域外他國商貿之路的咽喉,曾有西域襟喉之稱,但如今商路險阻,早已廢棄…”

    如果現在是漢唐時期,哈密作爲絲綢之路的咽喉要地朱標自然不會交由他人,但絲綢之路早在宋朝時期由於實際版圖大幅縮減,政府未能控制河西走廊,就已經淪落了。

    到了南宋時期,更無法涉足西北地區,絲綢之路衰落日益明顯,而海上絲路崛起,逐漸有取代陸上絲綢之路的跡象。

    到了元朝雖然由於蒙古發動了三次西征及南征,版圖大大擴展,加之驛路的設立、歐亞交通網絡的恢復,使歐亞廣大地域範圍內國際商隊長途販運活動再度興盛起來,但也只是一時興盛。

    而且此路到根本目的也發生了明顯變化,不再是以商貿爲主,大多是以宗教、文化交流爲使命,真正的商貿已經是海上的了。

    到現在朱標都已經開始準備開大航海時代了,自然不會再費力去弄貿易驛路了,而且哈密也太偏僻了,是新疆的門戶。

    佔據新疆的察合臺汗國在兩年前就分裂成東西兩部了,目前還處於內亂不斷的狀態之中,大明沒精力去招惹他們,畢竟實在是太偏了。

    不過朱標也在時刻關注,安排了不少人去打探情報,有事沒事摻合一下也是朱標的興致所在,不付出過多的代價就能讓他們更亂些,何樂而不爲呢?

    那邊的情況極爲有趣,前任大汗篤哇臨死前,竟然廢長立幼,將汗王傳給小兒子怯伯,這也就罷了,蒙古貴族本來也不興嫡長子繼承這一套。

    但神奇的是繼任大汗怯伯覺得自己能力不足,又將汗位讓給了哥哥也先不花,這本就是一件極爲愚蠢的事情了,更奇葩的就是怯伯又後悔了,在親信的挑唆下,宣傳復位,並將都城從阿里麻裏遷到了撒巴爾罕,至此,察合臺汗國逐步走向了分裂,形成了東察合臺汗國和西察合臺汗國。

    朱標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真是隻剩下搖頭看笑話了,當然察合臺汗國分裂的根本原因並不是因此,而是部分蒙古貴族以往改變傳統,過定居生活,信仰***教,其他貴族則希望保持遊牧習俗,這纔是分裂的本質原因,歸根到底還是信仰問題。

    …………………


目錄 存書籤 上一章 下一章
隨便看看: 隨身淘寶:皇家小地主扒屍人軍婚密愛:爹地,放開我媽咪!大明不速客人族第一帝地獄漫步者撲街寫手的輓歌帝道無極超級中華帝國女博士的貼身保鏢失業後決定靠裝貓生活病美人師尊不想洗白羣體穿越啦!黃字二號班綜漫:二次元請回答穿越靈籠,黑光病毒網戀到陰鬱室友怎麼辦嫁給寒門狀元郎沖喜後抽到毀滅修真界的反派後[穿書]玩家國渡瓊瑤神女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