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護眼
第一千八十九章 御廚世家(第1/2页)
上一章 書架 目錄 存書籤 下一頁
    張大勺大號張銘武,是1918年生人,這些情況寧衛民是知道的。

    而且張大勺的師承肯定與真正的清宮御廚有很深的淵源,否則不可能對於宮廷菜瞭解內情到了這麼透徹的地步,這個寧衛民也能猜到。

    但寧衛民是絕對沒想到,張大勺的整個的家族居然祖祖輩輩都是爲了清皇室扛長活的。

    敢情據康術德說啊,從乾隆三十年起,張大勺的祖上就因廚藝精湛,從南方老家被帶進了京城,當起了御前“他坦”。

    而此後張家人就一直端着這個皇帝賞賜的金飯碗,再沒有回過老家,成了地地道道的京城人。

    只是有一樣,同業相輕,而且哪兒還都有小集團,這金飯碗並不好端。

    宮廷廚師以山東人爲主,可張家卻是地道的南方人,擅長南方風味兒菜。

    雖然從民間被宣調進了清宮御膳房是一步登天,可也是單打獨鬥。

    既沒有上峯照應,也沒有同鄉扶持,深受同僚所忌,那還不生是非矛盾嗎?

    偏偏張家祖傳的脾性,比北方人還直率,還執拗。

    屬於杜月笙所說的第二等人。

    有本事脾氣也臭,只會直中取,不懂曲中求。

    所以別看張家祖宗有乾隆的欣賞,卻不會搞人際關係,幾乎把同僚都給得罪光了。

    也僅僅是風光了一代,自乾隆這位“伯樂”一死,換了崇尚節儉的嘉慶當主子爺,張家的境遇就更是王小二過年,一年不如一年了。

    於是從此,四面八方的排擠接踵而來啊。

    你手藝再好,架不住人家合起夥兒來給你使壞,四處轉着圈兒的調用你,一點而不給你露臉的機會啊。

    想走?

    想走也不行。

    你想帶着賞銀回老家過好日子去啊?

    哪兒能讓你如意!

    要不把你折騰一個四爪朝天,不把你給折騰窮了,你就不知道宮裏的厲害。

    就這樣,嘉慶、道光、咸豐,這三朝下來,張家幾代人幾乎把御膳房四十八處都幹遍了。

    哪兒忙和去哪兒,哪兒苦去哪兒,卻屁都沒撈着。

    別說升官、分潤賞銀、把宮裏食材外賣這些美事兒了。

    爲了應付上峯挑錯處,家業都快散光了。

    那委屈實在受大了。

    不過話也得兩說着,福之禍所伏禍之福所依。

    就因爲張家幾代人跟驢似的轉着圈兒的變相服苦役,無論外膳房還是內膳房都幹過。

    什麼葷局、素局、飯局、掛爐局、點心局、野意局、膳房庫、酒醋局都司過差。

    什麼阿哥、后妃、侍衛、宮女、太監的飯食都操持過。

    所以張家人幾乎把宮裏上上下下的飲食都琢磨透了,也琢磨遍了。

    上至八珍席,下至蘇拉醬,什麼南菜、北菜、滿席、漢席、滿蒙燒烤,那是無不精通啊。

    幾代人光記錄下的內膳房、外膳房的菜單就夠三大本兒的。

    說白了,要以瞭解宮裏飲食狀況而論,張家人才夠格當光祿寺的署正,御膳房膳正。

    御廚們更別說了,要比做菜,那都該回家抱孩子去。

    所以是金子總是要發光的。

    就那麼一次,就因爲西太后飲食不調,遷怒下人。

    膳正實在被逼得沒轍了,恨不得上吊,也就想起“張大勺”的祖父來了。

    無需說,這對張家人來說,那是天賜良機啊。

    一試之下果然投了緣分,“張大勺”的祖父靠着一品家傳“櫻桃肉”,一品“小炒榆蘑”,一盤“黃麪餃子”和一碗“巧春羹”,當場讓西太后胃口大開,調撥進了壽膳房。

    從而一舉成了西太后跟前兒的紅人兒,那是恩賞不斷啊。

    在這兒之後就又輪到張家的手藝冒頭兒、拔尖兒了。

    只可惜,張家的運道還是有點不足。

    雖然得遇“明主”,終於遇見了慈禧這個比乾隆還好喫、還奢侈的老太太。

    可這事兒來的真是有點晚了。

    因爲這時候的西太后不但已經六十多歲的人了,而且相當管不住自己嘴。

    她太貪喫,太沒有節制了。

    只要肚子稍稍感覺到空,只要是沒什麼事情好做了,那就得喫東西。

    比方說,有一次,“老佛爺”在頤和園“景福閣”剛喫完小喫,腿兒着正往“諧趣園”消食呢。

    沒想到走着走着突然就停下來了,也不知爲着什麼,馬上就要喫魚羹。

    得,“張大勺”的祖父就得趕緊拿出帶着的小竈,當場製作,當場進奉。

    這還不算,有時候半夜醒了還要喫“燒豬肉皮”,最喜歡的“清燉鴨子”頓頓都要上。

    夾肉末的馬蹄燒餅和炸三角,那還非得喫剛出鍋一咬就流油的。

    想想吧,一個這把子年紀的老太太怎禁得住這些油膩!

    得,就在1908年的深秋時節,老太后鬧了秋燥,調理不當,拉肚子了。

    最後轉成了痢疾。

    說白了吧,這位老太后沒死在政敵手裏,沒死在太平天國手裏,卻死在了自己的嘴上。

    結果樹倒猢猻散,原本的美差竟成了殘席。

    壽膳房一解散,誰也沒躲過去,張家的祖父和民間招攬的高手就一起出了宮,散去各自謀生。

    不過雖然丟了飯碗,可好就好在這時候張家祖父已經靠着西太后有了底子,又有了名氣,有不少王公貴族慕名招攬,要他進府做廚師。

    而張家祖父也很精明,他不肯一棵樹吊死,宣稱只做千元以上一席的“外燴”,只接受臨時聘請。

    這樣反倒更受人追捧,那是日進斗金啊。

    最後張老爺子又把兒子張治給教會了,自己也就住着大宅子,舒舒服服當上老太爺了。

    而當時的金魚衚衕的那桐和秦老胡同的增崇,這兩位內務府的大財主就是張家最主要的主顧。

    《那桐日記》裏就有這麼一句話,“今天晚上喫張治”。

    這一般人絕弄不明白,其實那意思就是請“張大勺”的父親進府做“外燴”包席。

    如果看看前門每天賣一百個白水羊頭的“羊頭馬”,只靠小喫的手藝就能住大宅子,養活仨媳婦,一大家子人。

    也就可想而知,張家的日子過得有多麼滋潤了。

    所以實際上,不誇張的說,“張大勺”一落生,也是在一座三進帶跨院的大宅子中。

    作爲張家唯一的獨子,在幼年時期,他的玩具中,也不乏小金錠和翡翠琢成的小壺。


目錄 存書籤 上一章 下一頁
隨便看看: 總裁強勢寵:甜妻,有喜了!長生不死回眸醫笑,冷王的神祕嫡妃假面千金韓娛之守衛者總裁的試睡專員誰家庶女驚繁華這個廚子有點狂寫心流年爽文劇本[快穿]霸天狂婿全球末日:開局獲得最強天賦出逃後夫君他要登基了我的文娛盛典四合院我成了閻家小閨女養崽玩家在線基建凰世傾天高武世界,我有模擬器儒中窺仙希有云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