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護眼
第三百八十九章 白龍魚服(十四)
上一章 書架 目錄 存書籤 下一章
    許恢轉過身,由於講臺比地面稍微高出一些,所以他能夠看到高遠以及李績等人,只不過哪怕心裏再奇怪,面上那也是若無其事,正式開始講課……

    </p>

    假設謝巖坐在屋裏聽課,他一定會十分感慨——馮寶在“睦州”,真的是撿到寶了!

    </p>

    謝巖用“壕溝”,輔以各種器具形成的“野戰工事”,固然能夠有效抵禦騎兵衝擊,但是此方式有兩大弊端,其一,挖掘“壕溝”需要計算工程量以及根據地形進行佈置,考慮的方面比較多,對於帶兵將領的要求比較高,而且需要有一支專屬的“施工隊”,單單依靠軍卒,速度慢了些;其二,大軍行動時,需要攜帶很多器具,不僅不太方便,某種程度上也限制了行軍速度。

    </p>

    西域歸來途中,許恢與一些軍官們閒話時,說起過“野戰工事”的事宜,只不過所有人都認爲,除了“衛崗鄉”出來的“武平特混營”外,大唐其他軍隊,都很難嫺熟運用或者效仿這一戰法,因爲財力和人才都遠遠比不上。

    </p>

    多數人,都會認爲此乃“武平特混營”之“獨家戰力”,不僅不可外傳,還需保密纔是要緊事,執此想法者,包括許恢在內,當時在馮寶軍中不在少數。

    </p>

    可是,馮寶知道後卻告訴許恢:“‘野戰工事’弊端太明顯,並不具有太多實用性,事實上,完全可以有更好的方式方法。”

    </p>

    許恢根本理解不了這些話,只好詢問詳情,他哪裏知道,馮寶自己也說不出所以然,但是卻給了他一句提示:“在野外構建防禦,其實和修路、建房的道理相通,理當有更快捷的法子,若是想不出來,回鄉後可以去‘施工隊’那裏多問多看,相信定有所獲。”

    </p>

    許恢牢牢的記住了這句話,回到了鄉里以後,前前後後跑了不下於十趟“施工隊”,通過詢問和觀察,他發現,工地上每次運來紅磚的時候,都是用“滑輪”加“行吊”從牛車上卸裝,而那些紅磚,事先都是放在一個方形的木架上,如此搬運,不僅省力,而且快速。

    </p>

    許恢初時只覺得新鮮有趣,等到他看見每四個人一組,將紅磚一塊塊從大木架移到小木架上,最後用木槓套繩肩扛的方式往施工現場搬運的時候,他忽然感覺,自己好像摸到一些竅門了。

    </p>

    當又看見兩人一組,用同樣方式搬一包包水泥的時候,許恢終於意識到,其實完全可以用這樣的方法,來進行搭建“野外防禦”。

    </p>

    剛開始的時候,許恢設想的是用麻袋裝泥土,通過堆放形成類似“城牆”一樣的“防禦工事”,結果發現,所需要的麻袋數量太過龐大,且尤爲重要的是,大軍輜重本就攜帶數量有限,不可能有單獨的運力來裝運空的麻袋,所以實用性幾乎爲零。

    </p>

    那麼,唯一的可能性只有弄出一種裝具,既可以給大軍用來裝運糧草以及其他物品,又可以在戰時充當裝載器具,唯有如此,纔可能實施設想中的“野戰防禦”。

    </p>

    有想法是好事,可實現所想就不容易了,許恢自己想不出,便將此事作爲課業佈置給了“軍事興趣班”的學子們。

    </p>

    人多力量大,那可不是“吹”出來的!

    </p>

    在衆人集思廣益之下,一種“方形裝運袋”問世了。

    </p>

    所謂“方形裝運袋”,其實是普通麻袋的一個變種,非常類似後世常見的“方形收納包”,其最大好處在於,無論裝運的是糧食還是飼料,乃至泥沙或碎石,當裝滿後,相當於一塊塊方形的“大石”,非常便於碼放,更重要的是,它比麻袋用起來方便,而且由於縫製了提手的緣故,搬運起來可以兩人一組,效率大大提高。

    </p>

    謝巖聽說了此事後,特意去看了一下,當時就明白了許恢的設想其實是一種極爲超前的思想,那就是“標準模塊化應用”,簡單而言就和“搭積木”差不多,是一種很高級的應用模式,即便在後世,那也是大型工程機械普及以後纔出現的。

    </p>

    謝巖當時什麼也沒有說,他想看一看,古人的智慧究竟能夠走到哪一步?

    </p>

    結果又一次給了謝巖驚喜,在學習了“力學”和“數學”的學子們幫助下,許恢一步步完善了自己設想……

    </p>

    比如,大軍出動時,每日糧草消耗驚人,自然會騰空出許多“方形裝運袋”,等到了戰時,用空袋裝泥沙和碎石構築“防禦牆”以替代“壕溝”,如果數量不夠,可以用裝糧食或者飼料的進行補充。由於每個袋子裝滿後,分量接近百斤,用它們壘起來。有個三排即足以抵禦騎兵了。

    </p>

    但是,有一位學子卻認爲,無論怎樣碼放,這一道人爲的“牆”,都是一種方形結構,而這種結構穩定性較差,也就是說,在抵抗騎兵衝擊時,並不能保證不出問題,因此他提出,在構築時,應當是下寬上窄的“梯形”樣式,因爲更接近“三角形”,所以穩定性以及抗衝擊性遠遠強過那道“牆”。

    </p>

    與此同時,又有學子提出,應該計算清楚大軍在野外時,構築一道“防禦牆”最少需要多少個“方形裝運袋”,以便在出發時準備好。

    </p>

    這是一道並不複雜,但計算量比較大的題目,也就是在這個時候,李淳風聽說了“野戰防禦”一事。

    </p>

    到了後來,學子們提出的建議就更多了,其中最吸引許恢注意的是一名學子認爲,“野戰防禦”除了突出一個“防”,還應該考慮到“攻”,即“攻守兼備”纔是最佳。而李績今日聽的正是怎樣有關加裝“攻擊器械”一趟課。

    </p>

    李績戎馬一生,經歷過無數戰鬥,若論戰場之經驗,恐怕沒有人比他更強,饒是如此,他也想象不出來,那些腦洞大開的學子們,提出的各種匪夷所思、五花八門安裝攻擊器械的方法。

    </p>

    比如,“梯形防禦牆”的頂端,以間隔一步的方式擺放裝有泥沙和碎石的“方形裝運袋”,軍卒居其後,以“強弩”招呼敵軍;弓箭手居於牆下,以密集陣形仰天放箭,最後形成“拋物線狀”的箭雨,可以有效阻隔跟在騎兵後的步兵。再比如,還有學子提出,大軍出發前,可以攜帶一些鐵鏈,如此可根據敵軍的重點攻擊方向進行加固或修補損毀的防禦缺口……

    </p>

    總之,學子們的建議,有的合理,有的則是條件不允許,考慮的不夠周到,但是,李績聽得出來,坐在這間屋裏的每個人,都有不低的軍事認知,而且對於一些軍械的熟悉程度,似乎還超過了普通軍官,特別是“衛崗鄉”獨有的一些軍械,連他都不是很清楚。

    </p>

    只不過,李績從整個討論中,得出了一個結論——“軍事興趣班”的學子們,對於作戰而言,總體來說,繼承了謝巖和馮寶在“軍隊精銳化”方面的想法,高度依賴於武器裝備,對於真正的戰術和戰法,似乎無人提及。

    </p>

    想到這裏,李績轉首對跟隨而來充當護衛的“千牛備身”李聰低聲說了幾句話……

    </p>

    很快,李聰如其他學子一般,舉起了右手,要求發言。

    </p>

    許恢對屋裏來的這些特殊客人一直都頗爲關注,此刻見有人舉手,自然無不允之理。

    </p>

    得到允許的李聰,先是站起來,略一欠身,而後言道:“‘野戰防禦’固是重要,然我朝大軍百戰百勝、所向披靡,何需防禦?況且,大軍作戰,講究的是攻城略地,消滅敵軍,純粹的防禦,恐難以做到,某家請問先生,守而不攻,於國何益?”

    </p>

    許恢見其說完,頷首一笑,道:“兄臺之意,許某已明,且請坐下,聽吾慢慢道來。”

    </p>

    “諸位——”許恢說了一句,停頓片刻,待所有人安靜下來,又見剛剛提問之人已然坐好,便接着道:“有云:國雖大,好戰必亡;天下雖安,忘戰必危!故大唐之鐵騎,當攻得出,守得住,唯如此,方爲強軍。吾以爲,在攻守之間,並不存在哪一個方面更重要之說,攻或守,不同需要矣,無定數可言。衆所周知,許某有幸追隨馮縣男出征西域,期間經歷了一些戰事,其中馮縣男獨率孤軍深入後方的戰法,令吾無比欽佩,而此戰的關鍵也正在於此!”隨後,許恢將當時的戰況大致說了一下……最後道:“根據此戰之過程,不知諸位是否以爲,守得住,纔是更重要的嗎?”

    </p>

    在真實的戰例面前,包括李績在內,任何人都無法反駁,更何況,許恢所舉的戰例中,馮寶所做的是寓攻於守,正應了之前的一句話,攻得出,守得住,纔是強軍!

    </p>


目錄 存書籤 上一章 下一章
隨便看看: 甜心不約:校草輕點撩重生之民謠無悔戰國之名士崛起沈嫣然厲戰霆唐國舊夢韓娛之逃避到面對設計師的異能小媳婦聊齋之青山俠影總在平行世界被結婚[綜英美]三國奇緣之愛上武神惡毒替身和白月光he了我來地球當天師宗門裏的人非要讓我當掌門西遊:殺了我徒兒,還想佛門大興禁地簽到一萬年出關我無敵海賊之開局極限天賦那個平凡的女孩重生啦天生一對虛張聲勢七十年代韓小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