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護眼
第573章 王號(五)
上一章 書架 目錄 存書籤 下一章
    話題一下到了這裏,李破自也不會再矯情什麼,因爲那太沒必要了。

    “既然娘娘問起,臣也便直言了……稱王之事於我而言,實不算什麼,只是衆人擁戴,欲得富貴,其餘黎庶,怕也覺得,有王者庇佑,更安心些,背靠大樹好乘涼嘛……”

    “再者,如今天下盡多割地稱王稱帝之人,若無一杆王旗在晉地,也不好與人相爭啊……如此,便也羣議洶洶,想以王位加諸於我……”

    “嘿嘿,與當年文皇帝登位時倒有那麼幾分相似之處,若娘娘不來,以我之意,定要等奪下長安,洛陽兩處,再做道理,因爲一旦事敗,還有些退路……”

    “如今娘娘南歸,卻是沒了餘地……幸與不幸,還真不好說……”

    說到這裏,李破起身躬身一禮道:“也不多言,臣欲晉漢王之位,還請娘娘成全。”

    說了這許多,既像是在解釋其中緣由,又像是在展露自己的野心,其實呢,還是他的心性頗爲多疑,爲絕後患,先就把事情跟這位皇后娘娘說清楚了,讓她心裏存在分寸,以免日後再要行事的時候,還要來逼迫一個女人,那樣一來,可就太難看了。

    蕭氏這裏靜靜聽着,也沒什麼震驚與惱怒,如今還能向她解釋這麼多的,可能也就是眼前這麼一位了。

    這話裏面的勸誡和警告之意是如此的明瞭,讓本就未存其他心思的蕭氏,頗爲覺得,此人心腸倒也不壞……

    呵呵,好吧,能給李破如此評價的也就是那麼幾個女人,無論是李破的部下,還是他治下的百姓,都不會將心腸不壞這樣的字眼用在李雲內的身上纔對。

    不過,當漢王兩個字清晰的傳入蕭氏的耳朵,她的身子明顯顫抖了一下,隨之她便在心裏暗道了一聲,果然是漢王嗎?

    種種的契合,讓蕭氏的思緒一下便回到了當年。

    仁壽四年,其實也就是大業元年,文帝楊堅駕崩,皇次子晉陽楊廣繼位,改元大業,並沿用仁壽紀元,也就是說,前一年還是仁壽四年,第二年就是大業二年了。

    而仁壽四年還發生了一件大事,漢王楊諒起兵謀反。

    亂事在幾個月間便被平定了下來,可追緝楊諒餘孽的戰事一直進行到大業二年,漢王楊諒被捕拿進京,第二年便死在了府中。

    漢王楊諒,是文皇帝楊堅和文獻皇后獨孤伽羅最寵愛的一個兒子,封漢王,少年時便任雍州牧,加封上柱國,左衛大將軍,可謂恩寵冠於諸王。

    蕭氏之前說的那些可並無虛言,開皇十年的時候,文皇帝楊堅巡幸晉陽,年紀還小的漢王楊諒隨侍在側,蕭氏親耳聽到他說晉陽宮並不比長安宮宇差了,皇兒長成時,可能居於此間的話。

    於是,開皇十七年,文皇帝楊堅下詔晉漢王楊諒爲幷州總管,並借巡幸汾陽宮之便,親自送漢王楊諒上任。

    當時漢王楊諒的轄地有多大呢,居宮中記載,那是西起華山,東到渤海,北至定襄,南及黃河的五十二州之地歸楊諒統管,諸事皆由自便,也就是說,當年北齊的一大半領土,都被楊堅歸到了幼子名下。

    當時蕭氏清晰記得,楊廣在聽聞此事之後,將居室之中所有器物都砸了個稀爛……

    所以說,楊廣最恨的其實不是他的兄長楊勇,而是他的弟弟楊諒,所以,楊諒在大業二年就死了……

    在死之前,已經消職爲民,併除了皇籍,長子楊顥也被幽禁於長安,府中其餘女子全被關在了長安漢王府中,不得外出,他的兒子們,除了一個楊顥,其餘陸陸續續都死了。

    最終,楊顥也在江都之亂中被宇文化及兄弟所殺。

    可蕭氏也曾聽人說過,漢王楊諒在晉陽納了一個美貌女子,誕下一子,名爲楊頌,楊諒對其頗爲喜愛,只是因爲母親出身不高,一直不敢帶回長安罷了,當戰事一起,那小兒也就沒了蹤影……

    對於楊諒諸子,楊廣下詔的時候說的很清楚,活要見人死要見屍,只是最後就是不見楊頌這個孩子,只用了死於戰事糊弄了過去。

    當然,這些都是後來入宮覲見蕭氏族人當做祕聞說於她聽的。

    像這樣的皇帝家事,能夠清楚並記得的人,恐怕這世上也沒剩下幾個了,而蕭氏就是其中之一。

    而且,她還知曉,皇五子楊諒之所以備受楊堅夫婦寵愛,只因爲他的眼睛長的極像獨孤伽羅,而獨孤伽羅是獨孤信三女中最像獨孤信的一個,當年人們就常說,一看眼睛,就知道獨孤伽羅是獨孤

    信之女。

    楊諒的長相呢,卻又很像楊堅,楊堅樣貌平常,很不起眼兒,楊諒也是如此,楊諒身上這些特點,無疑讓夫婦兩人都極爲喜愛,加上還是幼子,於是恩寵備至,旁人不及。

    如今,一個要稱漢王的將軍站在了蕭氏面前,他的眼睛像極了文獻皇后獨孤伽羅,長相卻也普普通通,和文皇帝一脈頗爲相近。

    更可怕的是再算一算那孩子的年紀,應該……也差不多是這個歲數呢……

    這許多的巧合,讓蕭氏毛骨悚然,稍微讓人安心些的則是,這人姓李不說,還有祖籍可查,又有個妹妹養在身邊,和楊氏血脈幾乎不沾一點邊兒。

    可那麼多的選擇,他卻爲何非要取個漢王的王號呢?如果……那會兒他應該八九歲,是到了記事兒的年紀了。

    可說話行止之間,卻完全感覺不到……要知道,當年兄弟鬩牆,仇恨幾乎無法化解,而她作爲楊廣的妻子,那結果會是如何?

    持續糾結當中……

    那邊兒李破等了半晌,卻不見迴音,心裏可就有點不痛快了,心說,一個漢王的王號而已,又非是晉王,唐王那樣的王號需要你斟酌再三,怎的就如此猶豫?是嫌咱家世太低嗎?

    於是這廝在不明就裏之下,開始玩命的火上澆油,“莫非娘娘覺得,當初楊諒居於漢王之位,臣不配繼之以後嗎?”

    這話讓蕭氏的心差點沒從嘴裏跳出來,強自鎮定了一下心神,驚愕之下,腦筋轉的到底比平日裏快了幾拍兒。

    “將軍稍安勿躁,漢王……實屬小王,衆人皆知,王禮承於周制,以秦晉爲尊,其餘皆不能比,當初高祖劉邦被封漢王,大怒曰,豎子,安敢欺吾若此……可見,漢王之位頗輕,將軍功高,本宮怎忍以此號加之?”

    好吧,蕭氏說的其實不錯,漢王,周王之類,別看帶着大國之號,卻乃王爵末等,因爲太空泛了,也就沒有多少封地實權。

    楊諒得父母寵愛,卻畢竟是幼子,得封漢王之位,其實很有些保全之意在的,可後來楊勇,楊廣兩人爭位太烈,而楊勇漸漸處於下風。

    對於進窺太子之位次子楊廣,楊堅其實也多有不喜,於是封楊諒幷州總管,實有告誡次子楊廣之意,卻也失去了當初封楊諒爲漢王時的初衷。

    可蕭氏說的再有道理,李破卻罕見的犯了倔勁兒,我費勁巴拉的想出個王號來容易嗎?你們一個個兒的卻來說三道四,他孃的,這個王號老子還就要定了。

    實際上,他也是深思熟慮過了的,在他看來王號就那麼幾個,選一個恰當的便了。

    秦王晉王兩個是首選,秦王就不去說了,晉王中規中矩,可那是楊廣登基之前的稱號,幾年的功夫,當年的萬乘之尊已然爲天下人所唾棄,再加上晉末戰亂的傷害,恨屋及烏之下,晉王這個王號會不會爲人所厭?而且也很不吉利呢。

    接下來就是唐王,李淵舊號,這個李破也考量過,如今跟李唐已無回圜餘地,稱唐王便有些賭氣或是拾人牙慧的成分。

    這樣一來,其實李破也就懶的多想了,最後一位駐守晉地的就是漢王楊諒,而且楊諒已死多年,沒什麼人會在乎漢王如何如何,那麼就是漢王了。

    其實陳孝意等人的擔心不無道理,李破的出身和經歷確實讓他對王號並不怎麼看重,也想着求別於衆人,於是,結果也就是現在這個模樣了。

    李破擡起頭,似笑非笑的望着蕭氏,道:“娘娘應該知曉,如今天下稱王稱帝的有不少了,可大浪淘沙,最後剩下的只會有一位,那麼,娘娘覺得,漢王之號與秦王晉王又有何別呢?”

    李破加重了語氣,大殿之內又生了許多回音,可這一次,李破站的筆直,就像他的心意一樣不可動搖。

    蕭氏望着那好似要頂起一片天空一樣的身影,知道若再有其他言語,這人怕是要翻臉了……

    而慣會討父母歡心的楊諒能生出這樣一個野心勃勃的兒子來嗎?唯唯諾諾的楊顥,又會有這樣一個心雄氣壯的兄弟嗎?

    想到這裏,蕭氏再不敢猶豫,“既然將軍心意已決,本宮又能說什麼呢?將軍回去,便可準備稱王之禮了。”

    “多謝娘娘成全,來人,上酒菜……臣借花獻佛,敬上娘娘幾杯……”

    磨磨唧唧了半天,這會兒卻想趕人離去,我還就不走了,調戲一朝國母的機會可不多呢。

    事情一定,這廝的壞心眼兒就又來了。


目錄 存書籤 上一章 下一章
隨便看看: 最強神級土豪龍怒帝滅假婚隱愛:無你不歡諸天大征戰一直出名一直爽對對對,我是鮫妹主角陳平青時許知憶獵蟬文豪成長紀事能彈吉他的腳我真的不想搞事情啊破敗之王女尊大將軍穿成豪門闊太刺客伍六七4首席歸來帶着系統穿越到明末做皇帝炮灰女配的榮光[快穿]你也會有人嫉妒漢末雄風四合院:躲進小樓成一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