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護眼
雅令千年一流觴
上一章 書架 目錄 存書籤 下一章
    誰也不知道獨孤信和楊逍的“飛花令”玩了多久,到底誰勝誰敗。獨孤信剛開始還十分牴觸,後來是越玩越順,接的越多越得意。

    二人玩完“飛花令”感覺還不過癮,接着還要玩玩其他酒令。殊不知中華酒文化博大精深,酒令更是源遠流長。這“飛花令”僅僅只是酒令的一種。

    楊逍喜歡刨根問底,而獨孤信恰恰學貫古今,兩個人在一起,可真是絕配。討論酒令,少不了要從源頭上開始。

    最早酒令的誕生於西周,完備於隋唐。而且酒令在每個朝代、每個時期都有自己的特色。

    酒令實際上就是酒席上的一種助興遊戲,一般是指席間推舉一人爲令官,餘者聽令輪流說詩詞、聯語或其他類似遊戲,違令者或負者罰飲,所以又稱“行令飲酒“。

    酒令又可以分雅令和通令。雅令的行令方法是:先推一人爲令官,或出詩句,或出對子,其他人按首令之意續令,所續必在內容與形式上相符,不然則被罰飲酒。

    行雅令時,必須引經據典,分韻聯吟,當席構思,即席應對,這就要求行酒令者既有文采和才華,又要敏捷和機智,所以它是酒令中最能展示飲者才思的項目。

    例如,唐朝使節出使高麗,宴飲中,高麗一人行酒令即應對曰:“許由與晃錯爭一瓢,由曰:油葫蘆,錯曰:錯葫蘆”。名對名,物對物,唐使臣應對得體,同時也可以看出高麗人熟識中華文化。

    楊逍道:“既然高麗人都如此熟識中華文化,我一個土生土長的中華子弟,又怎能甘居人後呢大哥哥,你還是給我多講一講中華古老的文化吧,免得我以後給你丟人現眼。”

    獨孤信知道楊逍是個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主,也就沒再多說。將酒令的歷史從頭到尾捋了一遍,聽得楊逍是如癡如醉。

    最古老而又持久的酒令當首推投壺。投壺產生於春秋前,盛行於戰國。史記:淆稽列傳就載有投壺盛況。

    投壺之壺,口廣腹大、頸細長,內盛小豆,因圓滑且極富彈性,使所投之矢往往彈出。矢的形態爲一頭齊一頭尖,長度以“扶”漢制,約相當於四寸爲單位,分五、七、九扶,光線愈暗距離愈遠,則所用之矢愈長。

    投壺開始地,司射酒司令確實壺之位置,然後演示告知“勝飲不勝者”,即勝方罰輸方飲酒,並奏“狸首”樂。

    投壺因其最具禮儀教仁意義,所以沿襲最久。在禮記中慎重地寫着投壺專章。三國名士邯鄲淳的投壺賦描繪最爲出色:“絡繹聯翩,爰爰兔發,翻翻隼隼,不盈不縮,應壺順入”,可窺見當時盛況。

    到了魏晉時期,文人雅士喜襲古風之上,已之整日飲酒作樂,縱情山水,清淡老莊,遊心翰墨,作流觴曲水之舉。

    這種有如“陽春白雪”的高雅酒令,不僅是一種罰酒手段,還因被罰作詩這種高逸雅緻的精神活動的參與,使之不同凡響。

    所謂“流觴曲水”,是選擇一個風雅靜僻所在,文人墨客按秩序安坐於潺潺流波之曲水邊,一人置盛滿酒的杯子於上流使其順流而下,酒杯止於某人面前即取而飲之,再乘微醉或嘯呤或援翰,作出詩來。

    最著名的一次當數晉穆帝永和九年三月初三的蘭亭修禊大會,大書法家王羲之與當朝名士四十一人,於會稽山陰之蘭亭排遣感傷,抒展襟抱,詩篇薈萃成集由王羲之醉筆走龍蛇,寫下了名傳千古的蘭亭集序。當然在民間亦有將此簡化只飲酒不作詩的。

    南北朝時期,除了“流觴曲水”此種酒令外,繼而演化而來的吟詩應和,此酒令令文人墨客十分喜愛,流行較盛。南方的士大夫在酒席上吟詩應和,遲者受罰,已成風氣。

    到了唐朝風氣大改,“唐人飲酒必爲令爲佐歡”。勝飲篇中有:“唐皇甫嵩手勢酒令,五指與手掌節指有名,通籲五指爲五峯,則知豁拳之戲由來已久。”

    白居易詩曰:“花時同醉破春愁,醉折花枝當酒籌。”梁書王規傳記載:“湘東王時爲京尹,與朝土宴集,屬視爲酒令。”歐陽修醉翁亭記:“觥籌交錯起座而喧譁者,衆賓歡也。”

    當酒令敏演到唐代時,形成多種多樣,豐富多彩,當時較盛行爲“藏鉤”“射覆”等幾種。

    “藏鉤”也稱“送鉤”,簡便易行。即甲方將“鉤”或藏於手中或匿於手外,握成拳狀讓乙方猜度,猜錯罰酒。這好似現在的“猜有無”一樣。

    “射覆”是先分隊,也叫“分曹”,先讓一方暗暗覆物於器皿下讓另一方猜。射就是猜或度量之意,唐代詩人李商隱就精於此道,他在詩中寫道:“隔座送鉤春酒暖,分曹射覆蠟燈紅。”

    酒令,按形式可分爲雅令、通令和籌令。雅令,是指文人的酒令,這類酒令按內容可分爲字令、詩令、詞令和花鳥蟲令。

    前者要求象形、會決心書兼有。形體結構隨意增損離合變化殊多,或遣詞造句,或意義通聯,或妙語雙關,或雙聲疊韻,或頂針迴環真是變化萬千,趣味盎然。後者又要敏捷與智慧,心快,眼快,手快,嘴快四者缺一不可。

    以詩人的“智力競賽”爲內容的雅令,雖然情趣古雅,然而一般人做不來,所以又有一類酒令應運而生,它不必勞神,幾乎人人皆可爲之,這種大衆化的酒令被稱作“通令”。

    憑投骰子,劃酒拳的運氣,當然不必動腦筋。只是此類似於兩軍對壘,“火藥味”似乎太濃了點。擊鼓傳花,則是通令中較爲雅緻的形式了。

    雅令、通訟和籌令,可以分別進行,也可以結合在一起進行。考之歷史,酒令實無定製,當筵者可以依據座中情況加以發揮。酒令若是製得巧,自然是宴樂無窮。

    大衆酒令以通俗易懂、簡單易學特色,不管文化水平高低都能很快地操作運用,在威信宴席上都佔有壓倒優勢。

    獨孤信撓了撓頭,仔細想了想,對楊逍道:“大衆酒令我知道的有以下幾種形式:可能並不確切,我只能說個大概。第一種是骰令,骰亦稱“色子”令是常用的酒令之一。有時用一格骰子,最多可達六枚,依令限數,因人、因時而定。此令簡單快捷,帶有很大的偶然性,不需要什麼技巧,全憑運氣,特別受豪飲者歡迎。骰令名目繁多,主要有猜點令、六順令、賣酒令等。第二種是猜物,就是把某物藏起來,使在席之人猜測其所藏之處。猜中者勝,猜錯者飲。主要有茂鉤、猜枚又稱猜拳、猜花等。第三種是指掌令,即以指爲戲,故稱指掌令,主要有五行生剋令、一官搬家訟、擡橋令、石頭令剪子布令、大小葫蘆令、拳又稱猜拳、拇戲、打更放炮令等。第四種是擊鼓傳花令,令官拿花枝在手,使人於屏後擊鼓,客依次傳遞花枝,鼓聲止而花枝在手者飲。第五種是虎棒雞蟲令,二人相對,以筷子相聲,同時或喊虎、喊棒、喊雞、喊蟲,以棒打虎、虎喫雞、雞喫蟲、蟲嗑棒論勝負,負者飲。若棒與雞、或蟲與虎同時出現,則不分勝負,繼續喊。第六種就是湯匙令,着一湯匙於盤中心,用於撥動匙柄使其轉動,轉動停止時匙柄所指之人飲酒。第七種是地方戲名令,行令者每人說一種地方戲名,並指出一個名演員的說不上者飲兩杯,說出一半者飲一杯。第八種是拍七令,從一數起,下數不限,明七如七、十七、二十七等拍桌上,暗七即七倍數,如十四、二十一、二十八拍桌下,誤拍者飲。第九種是投壺,設特製之壺。賓主依次投矢其中,中多者勝,負者飲。第十種是揭彩令,令官將一張寫有數字的紙條用杯子扣在桌子上。合席之人除令官外均不知此數字,但要求這個數字必須在六至三十六之間。令官飲完,口中說出“六”字後再送給席間的任何一人,依次類推。如果所加數字之和剛好興杯中所扣數字相等,叫做得彩,則該人飲一杯酒。倘若又輪到令官而數字又未超過杯中之數,則令官只許加“一”再送給他人,如果累計已超過杯中數,那麼該人與接者猜拳,過幾個數猜幾拳,輸者飲酒。”

    楊逍嘆道:“一個酒令就有這麼多的講究,這麼深的門道,看來這處處留心皆學問真不是古人隨口說說的。”

    獨孤信道:“是啊,酒令從周朝時候開始發端,最開始時是作爲約束人們飲酒而產生的法令,春秋戰國時期開始產生變化,魏晉南北朝時轉向文雅,最終成爲了現在流行於各地的酒令。而這個發展的過程可以說是嚴肅、尚武、文雅、返璞歸真這幾個階段。作爲一種存在了幾千年的傳統酒席間助興手段,酒令雖然發生了變化,但卻並不會消失。”


目錄 存書籤 上一章 下一章
隨便看看: 嫡女謀:天命凰途詭話妖言豪門千金的布衣人生娛樂之最音樂獨秀無雙傅雲祁溫時九縱刀長嘯少年闖花都陳飛宇蘇映雪木葉之黑暗收割小桃灼灼盡嫣然枕上寵婚我師兄乃遊戲主角瓊嫣都市之凌天戰神葉天白月光也要努力求生重生之紅顏素手惹君心我在天界有座房重生之離人心上秋姐姐的報恩[東京卍復仇者]以權謀妻:王爺他又套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