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護眼
三顧門前憶蜀相
上一章 書架 目錄 存書籤 下一章
    既然暫時無法看到反元義旗重新豎起,那就等待着那個天之驕子的出現,到底那個人是獨孤信,還是陽頂天,張京也說不準。

    既然前路漫漫,不知何往,不如先回崆峒派去,一邊練習武功,一邊團結同門,等待江湖上出現一個天縱英才,他們立即出山,共襄盛舉。

    獨孤信此時此刻正帶着小楊逍趕往峨眉派,一路上他們走得特別慢,小楊逍可不想這麼早就被送回家,他可不想回歸牢籠,每到一個地方,都要到處去看看,什麼都好奇,什麼都想知道。

    獨孤信也不想這麼快就把小楊逍送回去,自己闖蕩江湖以來,就一直有人陪伴,前有弟弟陽頂天,後有柳貫門下同窗好友,後來又遇到了崆峒派的張京,可謂是一見如故,相見恨晚。

    現在有一個小楊逍在身邊,雖然他不一定幫得上忙,可是他的可愛可以讓獨孤信少去很多惆悵和煩惱,可以讓他的心靈得以慰藉。

    關於洛陽,他們就有很多可以駐足觀看的,洛陽是著名的十三朝古都,昔時城郭巍峨,宮闕壯麗,風景優美,勝蹟如林。

    自唐宋以來,不少文人墨客衣冠人物,或謳歌作畫,吟詩賦文;或營建園林別墅,安家洛陽,留連其中,爲這裏的風物勝蹟,留下了很多風雅遺事、美麗傳說。

    這其中,洛陽從隋唐時期就傳世民間於今的“洛陽八大景”只可惜,千百年來,這些自然景觀名勝古蹟,有的依舊光彩熠熠,但有的已默默地消失。

    這“洛陽八大景”分別是:龍門山色、馬寺鐘聲、金谷春晴、邙山晚眺、天津曉月、洛浦秋風、平泉朝遊、銅駝暮雨。

    每當春天清明時節,和秋高氣爽的重陽時節,成羣結隊的男女都要踏青登高遠望,暮色茫茫,萬盞華燈初上,萬戶炊煙裊裊,站在峯頂觀看山下高大的城郭,雄偉的宮闕,寬廣的園囿,富麗堂皇的樓閣,十分壯觀。

    在唐詩中,洛陽才子的名字比比皆是,漢魏以來,洛陽作爲“東都”東京的地位,文學風氣鼎盛,曹氏父子與竹林七賢奠定的人文基礎使洛陽成爲了長安外的第二大經濟和文化中心。

    而洛陽的厚重的文化底蘊和優美風景,讓衆多文人趨之若騖,當時的洛陽人文薈萃,雲遊四方的文豪和才子在洛陽寫下了衆多的傳芳百世的美文和詩篇。

    他們從洛陽出來,還意猶未盡,獨孤信讓小楊逍背上幾首關於洛陽的詩詞,考考他,這楊逍也絕非等閒之輩,脫口而出背了七絕聖手王昌齡的芙蓉樓送辛漸: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獨孤信自己也背了一首蘇門四學子之一秦少游的望海潮洛陽懷古:梅英疏淡,冰澌溶泄,東風暗換年華。金谷俊遊,銅駝巷陌,新晴細履平沙。長記誤隨車。正絮翻蝶舞,芳思交加。柳下桃蹊,亂分春色到人家。

    西園夜飲鳴笳。有華燈礙月,飛蓋妨花。蘭苑未空,行人漸老,重來是事堪嗟。煙暝酒旗斜。但倚樓極目,時見棲鴉。無奈歸心,暗隨流水到天涯。

    兩個人所背出的詩詞,都透着傷感,親友不在身邊,江湖路遠,天涯不知何處,總讓人覺得非常惆悵。獨孤信搖了搖頭,對小楊逍道:“你小小年紀,知道什麼啊還愁來愁去的”楊逍也不甘示弱道:“你不也是愁來愁去的你能比我大幾歲有本事你給我背一首不愁的”

    獨孤信張口就來,背了一首唐人王維的洛陽女兒行,這首詩比較長,他卻一氣背完:“洛陽女兒對門居,纔可顏容十五餘。良人玉勒乘驄馬,侍女金盤膾鯉魚。畫閣朱樓盡相望,紅桃綠柳垂檐向。羅帷送上七香車,寶扇迎歸九華帳。狂夫富貴在青春,意氣驕奢劇季倫。自憐碧玉親教舞,不惜珊瑚持與人。春窗曙滅九微火,九微片片飛花瑣。戲罷曾無理曲時,妝成祗是薰香坐。城中相識盡繁華,日夜經過趙李家。誰憐越女顏如玉,貧賤江頭自浣紗。”

    獨孤信話音剛落,小楊逍就搖頭道:“剛說不再背誦那愁啊愁的,又來了那苦兮兮的詩詞,你這麼多年就學了愁和苦嗎”

    獨孤信苦笑一聲,再給楊逍背了一首唐人杜甫的聞官軍收河南河北:“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楊逍道:“此詩轉宕有神,縱橫自得,深情老致,此爲七律絕頂之篇。律詩中當帶古意,乃致神境。大哥哥還算有眼光”獨孤信道:“別光忙着說我,你自己也背一首不愁不苦的給我聽聽。”

    小楊逍清了清嗓子,背出了前朝司馬溫公的一首名詩過故洛陽城:“煙悉雨嘯黍華生,宮闕簪裳舊帝京。若問古今興廢事,請君只看洛陽城。”

    一邊背詩一邊走,他們不知不覺已到南陽附近,到了南陽就更有的說了,他們又在此處逗留許久,這次不用獨孤信開口,小楊逍開口就背了唐人劉禹錫的名篇陋室銘:“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既然到了南陽,不看諸葛廬與沒來過有什麼分別呢他們就一邊打聽一邊找,終於找到了那個古往今來讀書人心目中的聖地隆中諸葛草廬。

    當年劉備三顧以後,諸葛亮離開草廬,其弟諸葛均隨後也離開隆中,仕官在外,故居無人管理。以後曾有戶姓董的人家住進了草廬,因全家得病相繼死亡,就再也無人居住了。

    晉永興年間,鎮南將軍、襄陽郡守劉弘到隆中,看到諸葛亮草廬已經破爛不堪,只能“覿而故墟”了,爲此,劉弘曾爲諸葛草廬立碣表閭。

    晉穆帝昇平五年,荊州刺史別駕、史學家習鑿齒到隆中瞻仰諸葛亮故居,這時諸葛亮草廬已經後人修整,建築物上出現了“雕薄蔚採,鴟闌惟豐”,與當時盛行的祠廟差不多。習鑿齒爲此寫了一篇諸葛亮故宅銘。

    從晉到隋的三百年間,隆中諸葛亮草廬經常有人維修。盛弘之荊州記記載:“齊建武中有人修井,得一石枕,高一尺二寸,長九寸,獻晉安王肖懋”。

    唐大中三年隆中立“蜀丞相武鄉忠武侯諸葛公碑”一塊,李景讓撰文,孫樵寫了題記。文章對諸葛亮的政績和軍事才幹無限敬佩,諸葛亮死後五百多年,梁漢一帶人民還在歌頌他的功德非常感慨。

    唐昭宗光化三年,朝廷改封諸葛亮爲武靈王,並在隆中立碑紀念。這時,諸葛亮草廬和武侯祠就非昔日諸葛亮草廬可比了。

    到了宋朝,諸葛草廬內已有諸葛武侯塑像。大詩人蘇東坡到隆中瞻仰武侯遺像,寫詩讚頌諸葛亮爲“萬乘師”。而且宋人還在那裏修建了“三顧門”。

    走到三顧門,小楊逍又背出了杜工部那首膾炙人口蜀相:

    丞相祠堂何處尋

    錦官城外柏森森。

    映階碧草自春色,

    隔葉黃鸝空好音。

    三顧頻煩天下計,

    兩朝開濟老臣心。

    出師未捷身先死,

    長使英雄淚滿襟。


目錄 存書籤 上一章 下一章
隨便看看: 海賊王與龍之子超瞳異世武侯無限入侵美漫苟個富貴盈門年代大佬的錦鯉嬌妻多年臣子熬成妃沉少爺得了心病我七個姐姐絕世無雙隱婚天降鉅富老公蘇貝陸赫霆重生80年代好日子我二刷了穿書劇情崑崙聖尊鬥羅之開局就有姐姐疼黃泉來客在人間打工的那些年美人折腰:王爺如此多嬌越川扶樂再聽這老六唱的歌,我就是大冤種親媽賣我三胞胎,我廢了她四個兒穿成惡毒姐姐,我靠養娃馴獸洗白了